李憨憨懷念那個像孩子王一樣的齊磊,因為那離她很近,彷佛就在昨天,彷佛就在身邊。
可是,此時此刻的齊磊讓李憨憨感到惶恐,因為那離她很遠,遠到幾乎無法觸及。
而此時此刻的齊磊顯然沒有意識到李憨憨的感傷,依舊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是的,無論是誰,在迎接戰果的那一刻,都或多或少地展現出一些旁若無人的狂傲,享受那份自得。
況且,戰果還遠不止阿斯麥一個,還有不比阿斯麥小的收穫,那是外人看不到,也無法想到的。
那就是——中芯國際!
齊磊讓沃倫傳話,希望台積電放棄對中芯國際的專利訴訟,以保障台積電可以繼續留在euvllc。
這一附加條件看似無關疼癢,貌似只是順手幫助了一家中國企業罷了,和齊磊似乎也沒有什麼利益糾葛。
可實際上,意義非常重大。
……
怎麼說呢?
在後世,很多了解一些中芯國際發展史的人都認為,這家晶片製造企業好像不太爭氣,折騰了二十年也沒折騰出什麼浪花。讓人失望。
可實際上,無論是中芯國際這家公司,還是它的創始人張如京,在技術和學術人脈上的深度,都是可圈可點的。
雖然造成中芯國際不爭氣的原因有公司自身的問題,以及一些晦澀的因素,但說實話,這些因素並不是關鍵。
只能說,這家公司命運多舛,有點生不逢時。
簡單來說,張如京個人的成長路線其實和張衷謀差不多,張衷謀是先在寶島其它的晶片製造企業闖出名聲之後出來單幹,創立了台積電。
而張如京的起點則是米國的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後來跟隨張衷謀撐起了台積電的根基。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後,也出來創業。
那時正值世紀之交,內地也開始發展半導體產業,張如京創業思路與內地晶片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在多方的促成之下,就有了中芯國際。
早期的中芯國際發展還是很不錯的,工廠建設、工藝整合,兩三年的時間從無到有。
當世界晶片製造水平剛剛邁進進193納米,並有遲滯趨向的時候,中芯國際的300納米製程工藝已經趨於成熟了。
雖然還是處於落後地位,但是就一家初創企業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了,足見張如京個人的能力。
這麼說可能概念還是有點模湖,300納米和193納米看上去差的有點多,可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兒。
晶片製程每一代的推進,大約保持着三分之一左右的差距。
就比如說,比300納米晶片更先進的下一代產品就是193納米,再下一代就是130納米,然後90納米、65納米,以此類推。
所以,300納米和193納米在這個年代,就相當去後代最尖端的7納米晶片和5納米晶片的差距。
而大家都盯着,並且削尖腦袋在研發的浸潤式光刻技術,則是把晶片製程再向前推進一步的關鍵。也就是下一代的130納米,大概想當於後世炒的火熱的2納米晶片。
中芯國際在當下,雖然還落後於世界頂尖水平,可也只有一代的代差。
而且,從300納米到193納米的技術突破,也遠沒有後世14納米、10納米、7納米那麼難。
再加上,張如京本人在行業內的經驗非常豐富,曾經任職於德州儀器、台積電等等一線大廠,主持建造了近二十座晶圓工廠。
同時,他的老師,同學,朋友在全球的半導體學術、產業界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中芯國際的潛力非常大。
在當時的大環境來看,中芯國際是最有希望引領中國晶片製造業,並且與世界先進制造水平保持同步的企業。
壞就壞在張如京太出名,對競爭對手構成了威脅。而且他帶到國內的技術、建廠經驗確實有想當一部分來自台積電,被人家抓住了小辮子,專利官司就沒斷過。
再加上,你還是一家中國企業,技術封鎖,設備禁運是常態。
於是,中芯國際
第290章 青春沒有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