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這個構想很完美,但要實施起來卻並不容易。美國小說網 https://www.gogogous.com/
最關鍵他自己也不懂農耕水利之事。
最後只能找來楊洪商討這方面的可行性。
兩漢時期,由於冶鐵業的發展,各種農耕器械已經趨於完善,生產力較之早秦已經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但是農作物本身產量低的問題卻還沒有得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不問不知道!
經過楊洪的一番解釋劉瑁才了解到這個時期南稻北麥雖然已經開始在各地普及,但人們的主要糧食還是黍稷為主。
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
五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主要食物,其中麥是外西域傳進來的,其它皆為華夏原生主食。
「五穀」之說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但解釋卻有不同,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這二種說法的主要區別在於稻麻的有無,之所以出現分歧,是因為當時的作物並不止於五種,「百穀」、「六穀」和「九穀」說的存在就是一個明證,而各地的作物種類又存在差異所致。
「五穀」說之所以盛行,顯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響所致。因此,籠統地說來,五穀指的就是幾種主要的糧食作物。五穀的概念形成之後雖然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
五穀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徵被人發現,菽也與粟一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
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發明了石圓磨,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麵食,適口性大大提高,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並與粟相提並論。
儒家經典《春秋》一書中,它谷不書,至於禾麥不成則書之。可見,聖人在五穀之中最重視麥與禾。西漢時期的農學家趙過和氾勝之等都曾致力於在關中地區推廣小麥種植。漢代關中人口的增加與麥作的發展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南中地處江水以南,多雨潮濕,並未大量種植麥作物。
他們主要還是種植黍、稷、菽,而水稻的種植雖然在江南已經開始推廣,卻還沒達到那麼高的普及率。
這也是南中地區,除了益州郡中部,其他地區的蠻夷部落依舊選擇半農耕半狩獵生活的主要原因。
糧食不夠吃!
所以劉瑁提出的構想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如果能夠解決吃飯的問題,那將成為解決南中民生的重大轉折,加快南中地區的民族融合。
楊洪首先肯定了劉瑁的這個想法。
然後再提出實施的難度,以及麥、稻的種植難點。
只有提出問題,才能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七月,綿竹再有消息傳來,長安政權再次發生巨變。
初平三年(192)五月,董卓被誅以後,共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憂懼不安,遣使到長安乞求赦免。
時王允執掌朝政,不予赦免,討校尉賈詡勸李傕等攻取長安,以免坐以待斃,李傕等深以為然,率軍數千西行。時百姓傳言將說誅涼州人。董卓故將校皆擁兵自守。李傕沿途收兵,眾至十餘萬。遂圍攻長安。
六月呂布部下叛變,引李傕軍入城。呂布與李傕在城中接戰不利,領數百騎接王允出逃。王允不肯去,呂布突圍而走。
李傕、郭汜等駐軍於皇宮南宮門外,殺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校尉王頎等,又縱兵殺掠,官民百姓死者萬餘人,死屍積路,王允扶獻帝上長安城宣平門避兵,質問李傕:「臣無作威作福,將軍乃放縱,欲何為乎」
李傕等屯兵於門前,威逼漢帝交出王
第21章 大辦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