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總共在涇陽待了五日,方才回了長安。
長安百姓歡呼雀躍,迎接了李世民的回歸。
夏鴻升也暫時告別了家中的溫柔鄉,隨李世民一同回了長安。
征伐遼東勝利之後的第一次大朝會,滿朝文武和屬國使臣,是全都要到場的。
不過這一次,大朝會的地點卻變了。
李世民氣宇軒昂的出現在朱雀門上,朱雀門外,是所有的京官,連同各國的使節。再往後去,是長安城的百姓們,人頭攢動,接踵摩肩。
李世民接受了滿朝文武,及各個屬國使臣的朝拜。
「遼東之地,自周之起,便屬於中原之國。燕國設郡,秦名遼東,自古以來,便是漢土。漢分三國,晉取而代之。晉分南北,隋一統之。紛亂之際,遼東之地為高句麗賊人所竊。占我漢土,奴我漢人。前隋欲收復遼東,怎奈煬帝無能,作戰無法,非但未將遼東之地收回,未懲奪我漢土之高句麗,反又葬送無數漢家子弟!」李世民坐下在龍椅上,語調深沉卻清晰,透過銅質的喇叭,迴蕩在一片岑寂,針落可聞的朱雀門前。
「大唐國土,縱一寸不容有失。朕自登基以來,無時無刻,不想着能將我華夏之國土,盡數尋回來。」李世民繼續沉聲說道:「南邊,有占族,奪我林邑之地。於是大唐滅了林邑,終於將其收了回來;東邊,有和族,漢朝之時,光武帝念其恭順,將和族首領封倭奴王,他的後代卻忘本自樹,佔據東瀛,自號日出之國。大唐亦滅之,收回了東瀛;西北,有過匈奴,有過柔然,有過鐵勒,有過突厥,不僅佔了原本祖先留給大唐的土地,還不停的南下犯邊。大唐,於是又滅了突厥,滅了吐谷渾。」
李世民向着門樓下的文武官員、諸國使臣,還有那些按捺着激動的百姓們,緩緩掃視過去一圈,又說道:「朕屢起征伐,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告訴世間,唐人不可欺,大唐不可欺!泱泱大唐,容不得一絲一毫的侮辱侵犯。若心向大唐,則我大唐是如何禮待的,世間當有公論。而若是心懷鬼胎,則大唐睚眥必報!」
「大唐萬勝!」將士們高聲呼喊了起來。
受此帶動,本就激動不已的朝臣和百姓們,亦全都振臂高呼起來,聽得那些諸國使臣臉色發白,沒有半分血色。
李世民抬手向下壓了壓,令下面重新肅靜起來,然後又沉聲下令:「來人,帶高建武、扶餘障!」
朱雀門開,兩隊甲士分別押着高建武和扶餘障走了出來,將二人帶到了朱雀門前。
「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之玄菟郡耳。魏、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爾高句麗以下犯上,奪我國土,拒不交還。前朝隋氏征伐,欲收國土,卻因無才無能,戕數十萬漢家兒郎歿於高句麗。爾高句麗佔據漢土,本已無禮,又將我漢家兒郎之屍骨,築作白骨京觀!我華夏族人,自炎黃而始,傳數千年至漢,又傳數百年於唐,朕若不為我華夏復子弟之仇,如何,能稱得上這華夏之主?」
夏鴻升在下面仔細聽着,當聽到這一句,暗自點了點頭。
這一句,是他讓李世民故意加上,用來樹立大唐百姓的民族感和國家感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凝聚力,首先就要有一個民族性和國家性的基礎。華夏,就是這個基礎。
而現在,隨着李世民的宣告,這個基礎,將被百姓們所熟知。
去聽朱雀門上,李世民又說道:「百濟,大唐與爾並無世仇。當年隋氏征伐,爾國暗中作梗,幫助高句麗。朕本不欲與爾等計較。熟料爾等彈丸之地,卻不尊大唐,進犯大唐屬國新羅,屢屢不將大唐之忠告放在眼中,一意孤行。更有甚者,居然收容倭國余賊,供養其人,暗中支持其滋擾大唐軍隊,又一次預備在從中作梗,擾亂大唐遼東之徵伐。朕不懲汝,日後諸屬國如何看待大唐?難道大唐連自己的屬國也保護不了?當初大唐令你勿再進犯大唐屬國新羅之時,爾可曾想過今日?方才朕烈數高句麗罪狀,乃是要告訴這世間,唐人不可欺辱,大唐不可欺辱。朕列數爾百濟罪狀,卻是要明告天下,大唐身為宗主,欺辱大唐之屬國,便是欺辱大唐!而大唐,不可欺辱!」
「大唐皇帝陛下!新羅永遠是大唐最忠誠的屬國!」新羅使節突然一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