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果真是鎮元子出手救下了附近諸國的百姓,玄奘和行者這才當真鬆了口氣。
那玄奘便要開口,將應龍的事情與鎮元子說。不顧,還沒等他開口,鎮元子卻先說道:「那應龍的事情,我已知曉,只是這洪水既已形成,那麼即使是我,也難以輕易抵抗。」
玄奘和行者都沒想到鎮元子會如此說,他二人先是一愣,隨即奇道:「莫非連兄長也無法抵抗這洪水不成?」
這顯然是很奇怪的!
鎮元子,並非是一般的仙神。無論是其身份,還是其道行與修為,都可以說是凌駕在一般仙神之上。
即使是玄奘和行者,也不是其對手。按理來說,他應該不會對這洪水毫無辦法才對。
鎮元子道:「非是無法抵抗,而是不能抵抗。因為我沒有理由阻止這洪水的發生。」
這句話,讓玄奘和行者又一次感到奇怪。
那行者問道:「大仙如何這般說?」
鎮元子道:「我非此世界之仙神,早已在這世界之外,而這洪水淹沒的,是此方的世界,因此我無出手的立場。」
行者道:「此言差矣。大仙為地仙之祖,而那洪水淹沒的正是大地。大仙出手,在合情合理。」
鎮元子道:「莫說如今地有后土皇地祇。即使我當真為此世界之地仙,也難以有理由阻擋。因為,這洪水乃是由天道而發,如今被應龍所引動,乃是與上古時期的恩怨有關。我等局外之人,如何能違逆上天?」
行者和玄奘一怔。
他二人很顯然,還不是很清楚。鎮元子見狀,微微嘆了口氣,道:「賢弟,你卻不知,這天地之中,有規則順序。越是明悟道理,越是難以違逆。因果報應,旁人若是擅自干涉,非但難以阻止,反而還要引火焚身,深陷其中。」
鎮元子這麼一說,玄奘和行者卻是明白了一些。
不過,難道說……這應龍的洪水,還並不只是單純的應龍要報復大禹那麼簡單?
也對。
這大洪水之強大,堪稱匪夷所思,完全不像是應龍引發的。更像是昔年「天道」引發的那場滅世天洪的殘餘。
昔年顓頊絕地天通,雖然,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震怒的應當是天庭。
但實際上,絕地天通固然會讓天庭震怒,但降下大洪水的,也未必當真便是玉皇大天尊。
類似玄奘這般存在的人,雖然不能說對這天地萬象了如指掌,但也能夠些許明悟幾分。那天庭的「天規」,其實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並不完全是按照玉皇大帝的心意,而存在着。
就好像,那玉皇大帝的妹妹雲華仙子與凡人生子,玉皇大帝也不得不以天規論處一般。
如若天規不復存在,則天庭大亂還在其次,三界大亂,才是其中更為重要的事情。
而最為麻煩的,其實還不是規則本身的紊亂。而是規則紊亂,帶來的後果。
譬如那顓頊絕地天通,引發了天洪傾覆。這天洪,實則便是有「天道秩序」降下的罪責。
當然了,天洪最終還是被大禹所治理了!
可是昔年大禹治水,也有應龍很大的一部分力氣。故而如今應龍反逆大禹,才會再現這天道洪水的殘餘。
這應龍引發的大洪水,看似是他與大禹之間的瓜葛,但更深處,則是在天道毀滅下,那人道自我矛盾與自我反省的象徵。
想到這裏,玄奘和行者終於意識到了鎮元子的說辭。
同時,也意識到了事情的真相。
這就仿佛是將那障目的一葉挪開一般,整座泰山,都浮現在行者和玄奘的眼前。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原來,這才是西遊的根源,也是西遊要達成的真正目的!!
行者和玄奘相互對視一眼,隨即,一同看向那不斷翻滾的洪浪。
如今洪浪還在擴散。
或許,應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如今引發的洪水所象徵着什麼。可是,行者和玄奘卻已然知曉。那洪水,乃是「天」。
當然了,或許並不是天道真正在動怒。而是曾經天道震怒之時,所分
第三百七十章 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