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以人類為例,體細胞的功能是多樣化的,是一個細胞和細菌的組合體。
這個巨大的組合體,是一步一步進化來的,在很久很久之前,細胞為了加強競爭力鏈接在一起行動。
於是多細胞生物出現了,之後隨着細胞的疊加,細胞出現了多樣化的分工。
有的負責捕獵其它單細胞生物,有的負責消化獵物。
之後隨着生存的需要,細胞的功能越來越多,一步步形成了人體這個複雜的機器。
現代人的文明,似乎是在重演這個過程。
提出「機器生物進化論」的學者,做了一個思想實驗。
以一艘大型飛船為例,假設這艘飛船的智能程度很高,要進行長時間的太空飛行,在很長時間裏乘客不會跟外界有接觸。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乘客對飛船的日常維護,就好像是細胞對身體的修復功能。
另一方面,飛船為了能有能長的壽命,會儘量給乘客提供一個穩定又和諧的生活環境,讓乘客自行繁衍,新生代繼續去對飛船進行維護。
假設在幾千年後,再去看這艘飛船是什麼樣子呢?
乘客越來越習慣安逸的環境,把更多的事情交給飛船的人工智能來作決定,幾代人之後,他們可能就會忘記飛船在出發時的初衷。
此時的飛船已經掌握了航向,怎麼飛,往哪兒飛都是它說了算。
而乘客則變得像是人體裏的體細胞,只具備維護的單一功能。
乘客變得有些像體細胞,他們的訴求是安穩舒適的生存環境,就像體細胞自身的能量有所消耗後也會向神經系統提出訴求,然後人體就有了累或者飢餓的感覺。
但是體細胞卻早已經沒辦法影響一個人的主觀思想,最多就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時間再往下延續,飛船需要更多的能量,需要資源生產並替換自身的零部件。
那麼為了採集這些資源和能量,飛船會對自身作一些改造,具備自助收集能量和資源的能力。
乘客身份的變化,是不是可以看作細胞分工的開始?
飛船對自己地改造,讓自己更適應當下的環境,是不是就是一種進化?
這個時候,要把飛船看作是一個機器生命麼?
姜宇也向舷窗外眺望了一眼,這個想法很有意思,但目前來說,也只能算是一個思想實驗。
他記得年輕的時候,就有人把一座城市或者一個民族比喻成一個生命體。
但是姜宇在大學期間的學習,讓他有所明悟。
這樣的比喻是不恰當的,人類社會的生成跟自然息息相關,可是越發展越脫離了自然,目前正奔跑在一條誰也看不清楚的黑暗前路。
看完了這兩份報告,之後的旅行對姜宇來說就變得索然無味了。
好在這趟旅行的時間很短,只有天又個小時。
姜宇等人養足精神,按計劃脫離了光速飛行。
此時曲率飛行之外已經過了四十多年。
上次姜宇脫離光速飛行的時候,留下了心理陰影,所以此次脫離光速期間,他一直守在中控室。
好在這次的光速飛行一切正常,星艦地球的行星系就在四十多年前計算的位置,也沒有遇到突然襲擊。
姜宇稍稍鬆了口氣,剛要去聯繫青女星,三號的視頻通話請求到先發送過來了。
通話接通之後,一成不變的三號有些焦急道:「這些年的進展我稍後再向您匯報,羅輯老師病危,正等着跟您作最後的通話呢。」
姜宇心中一緊,但仔細想一想羅輯今年已經兩百多歲了,他是公元人,只做過簡單的基因改造,能活到這個歲數已經是個奇蹟。
他道:「快幫我接通羅輯老師!」
畫面一轉,姜宇看到已經枯瘦如柴到脫相的羅輯,臉上已經有了皺紋的莊悅坐在病床前,一臉悲切。
羅輯躺在病床上緊閉着雙
第五百三十三章:羅輯的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