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曾是儒門弟子,學於子夏。後來,轉投墨子,一直潛心墨學。」
禽滑厘與張華、公孫龍、王守仁,在宮中品茶,相談甚歡。
「你之前的老師是儒家的子夏,這麼說來,你可認識吳起?」
張華想到吳起曾經在子夏那裏學習,按照後世的說法,禽滑厘與吳起還是同窗。
只是禽滑厘、吳起最終都放棄了儒家學說,一個棄儒學墨,一個棄儒學兵。
禽滑厘嘆道:「吳起啊,我自然認識。吳起此人,用兵如山,但殺妻求將,追求功名,容易得罪人。」
「那你可知吳起何在?」
張華聽說禽滑厘認識吳起,如果禽滑厘知道吳起所在,那自然是最好了。
「不知。」
禽滑厘打消了張華的念頭。
即使是他,也不知道吳起在哪裏。
吳起穿越到遼東長白山或者西域大戈壁、雲南哀牢山,那也說不定。
「那尊師墨子何在?」
「不知。」
「……」
張華最想得知的兩個人的下落,禽滑厘都不知道。
張華也不怪禽滑厘,各地諸侯征戰,兵荒馬亂,一些道路不通,就連張華的領地內都有不少山賊和潰兵,禽滑厘一群墨家弟子也不敢到處亂跑,選擇在長安城開山立派。
重振墨家榮光,禽滑厘等墨家弟子,義不容辭。
「這幾年,兩位先生都在何地?」
張華閒談之際,問起禽滑厘、公孫龍的經歷。
公孫龍答道:「我遊歷於西戎之地,當地兵荒馬亂,各個諸侯相互攻伐,戰亂不斷,對我的學說,不感興趣。倒是法家、縱橫家橫行。」
禽滑厘感嘆:「天下人若是可以兼愛非攻,又何至於各地戰亂不斷,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公孫龍點頭讚許:「我少有贊同墨家的看法,但這一點,我是認可的。數年來,各地白骨累累,民不聊生,我曾親眼見到不少城池,遭到屠戮,十室九空。」
兼愛非攻?
張華不用禽滑厘遊說,也知道墨家的思想「兼愛非攻」。
墨家與儒家是戰國兩大顯學,其中墨家的主張非常具有浪漫氣息,那就是有名的「兼愛非攻」。
墨子提出的理念非常超前,吸引了當時不少人加入墨家,但在戰國亂世,這一理念根本行不通。
各個諸侯忙於相互攻伐和擴張,哪裏管得着什麼兼愛非攻,恨不得你死我活。
因此墨子一死,墨家立即分崩離析,影響力衰退,無法與儒家相比。
現在的局勢與戰國時期相似,墨家對於各個諸侯來說,有價值的是他們打造軍械,以及守城之術。
墨子善守,墨守成規的墨守,就是說明墨家的守城能力。
當時的墨家,可以幫助諸侯進行正義的防守戰,影響各國間的勝負。也正是因此,當時墨家的影響力不小。
「兼愛非攻,此理想是好的,只是不適合時勢。或許有一天,方可實現如此理念。」
張華認可墨家的兼愛非攻理念,但不代表着張華認為在這種條件下可以實現墨家的抱負。
儒家的大同社會,與墨家的兼愛非攻,都是超前的理念。
「唉。」
禽滑厘嘆息。
他也意識到了,諸侯兼併,非要到大一統而不會停下來。
秦朝之後,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各個諸侯會相互攻伐,直到天下一統,否則寢食難安。
諸侯林立,每個諸侯都擔心其他諸侯突然襲擊自己的領地,因此形成了猜疑鏈,所以必須除掉所有對手。
「我欲攻取四方,以武止戈,需要一批擅長守城之術的工匠,守陳倉、玉璧二城,以御關中。還需要一批工匠,隨軍出征,攻城略地,征戰四方,儘快結束亂世。不知道先生是否願意相助?」
張華圖窮匕見,說出招攬禽滑厘的墨家之意。
墨家的機關術,無論攻城,還是守城,都能無往而不利。
只是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不
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