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琢器多二層台底,筆筒多玉璧底;
圈足早期的多是兩邊斜削的較尖的「鯽魚背」底,中期以後基本上是圓潤的「泥鰍背」底;
大盤類多雙圈底,這種底從明末和順治時出現,流行至康熙中期。
款識種類多樣,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書。
中期以後各種堂名款、圖記款、花押款流行,並流行至雍正。
仿款、偽托款也較多見,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只不過,清三代的康熙出品,怎麼也算是精品。
所以,不管什麼款的康熙瓷器,市場價值都不低。
當然,雍正、乾隆會更高。
特別是雍正時期的瓷器,這個之前已經說過,陳文哲還仿過雍正的瓷器。
只不過那一次仿的,主要是單色釉瓷器,並沒有單獨放過雍正青花瓷。
雍正、乾隆時期青花器,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推陳出新之處。
這沒辦法,上下五千年下來,不說其他,只是一個瓷器,就被古人研究了個通透。
所以到了明代,想要推陳出新也已經很難。
這一時期想要製作好的瓷器,也是需要仿!
只不過這些官窯瓷,仿的是前代官窯。
這樣一來,雍正、乾隆兩朝的瓷器,還是多仿明永樂、宣德的蘇麻離青。
但雍正時期沒有進口料,以筆端點染鐵鏽斑痕為特徵。
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從胎、釉、青料等方面區別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區別點。
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後接。
雍正時工藝精細,修胎講究,民窯器則粗糙、有旋胎痕。
乾隆時尤其是後期工藝,開始走下坡路。
除了繼承前朝的品種外,還有創新的品種青花玲瓏瓷。
當然,準確的說起來,也不算創新,但是製作的品質,肯定算是最好。
景鎮青花玲瓏瓷,是制瓷工藝中的珍品。
玲瓏瓷又稱「米花」,霓虹人稱為「米通」,西方人把它叫做「嵌玻璃的瓷器」。
認真說起來,這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00多年的歷史。
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所以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
鏤空雕刻之後,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制而成。
這種青花玲瓏瓷的特點十分明顯,就是靈巧、明徹、透剔,顯得特別高雅秀潔。
青花玲瓏是把青花與玲瓏,在工藝製作和藝術處理上,巧妙加以揉合的產物。
碧綠透明的玲瓏,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襯托。
其釉面白里泛青,料色青翠欲滴,玲瓏碧綠透明,釉中有釉,花里有花,結合得天衣無縫。
它採用鏤雕技法,先在瓷器坯體上,鏤出若干一定形狀的玲瓏眼。
再用特製的玲瓏釉,把眼填平。
再繪以青花,施釉後高溫燒成。
青花玲瓏以其玲瓏剔透、幽靜雅致、精巧細膩、樸素大方的藝術特色,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為人們所推崇備至。
這種玲瓏瓷器的產生,源於產品缺陷。
在宋代,景鎮瓷器中有一種叫熏爐的產品,爐蓋採用鏤空裝飾。
可能由於偶然,在燒成熏爐的過程中,由於釉料的高溫流動性好,加之燒成溫度往往控制不嚴,使窯內溫度過高,從而使釉料熔融後流動,而將爐蓋上的孔洞填平,出窯後對光一照,光亮透明。
這種偶然的產品缺陷,卻使工匠們大受啟發,終於在明代永樂年間,成功燒制出晶瑩剔透的玲瓏瓷器。
到明中期成化年間,景鎮不僅能夠成批生產玲瓏瓷器,還把晶瑩剔透的玲瓏與青翠幽雅的青花結合,組成巧奪天工的圖案,燒造出聞名於世的青花玲瓏瓷器,成為景鎮瓷器中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