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控制有極高的要求。
所以,這種瓷器存世的數量很少,而國內更少。
面賽桃花的美人醉瓷器,其實最出名的還是康熙豇豆紅八大碼。
康熙豇豆紅可謂單色釉里的貴族,玩單色釉的都知道豇豆紅的名貴。
而豇豆紅常見的器形有八種,俗稱「八大碼」,這八大碼分四高四矮;
四高是:柳葉瓶、來服瓶、蟠魑瓶、菊瓣瓶。
四矮為:太白尊、鏜鑼洗、印泥盒和蘋果尊。
豇豆紅的紅色可謂千變萬化,紅中還透有淺澹的綠色。
它是康熙時期銅紅釉的名貴品種,因為銅這種着色劑十分特殊,在氧化焰和還原焰中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所以豇豆紅有紅綠交錯,變化無常的特色,每一件顏色都不盡相同。
燒成難度大,製作時間短,所以傳世數量稀少,歷來為收藏家所珍視。
康熙豇豆紅燒制時先在坯上施一層底釉,然後吹上一層顏色釉料,再蓋上一層面釉,入窯高溫還原焰燒成,呈色變化較多。
清代《南窯筆記》記載,豇豆紅的製作是分幾次吹釉再經高溫燒成。
由於吹釉的層次不同,在燒成後釉面必將出現水漬般的痕跡。
更由於釉料中含有微量的銅份,在燒成過程中氧化的作用,而產生綠色的斑點,猶如苔點。
這種在渾然一體的紅釉中,摻雜星點綠斑,妙趣橫生,相映成輝。
這些瓷器有如紅霞滿布之中,點綴了星星點點的綠色寶石,所以才會特別受人追捧。
紅釉質都很勻淨細膩,含有粉質,紅釉中往往散綴有因燒制時氧化還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綠色苔點,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
上乘者,名為「大紅袍「或「正紅「,釉色明快鮮艷,通體一色,潔淨無瑕。
略次者,釉色如豆豆,含有深淺不一的斑點及綠苔,又稱「美人醉」或「美人霧氣」;
色調再淺一些的被稱為「娃娃臉(面)」或「桃花片」,雖不如深者艷美,但有幽雅嬌嫩之態。
傳世的豇豆紅大多數是小件,比如柳葉瓶、印盒,水盂、蘋果尊等等,一般都是宮廷的文房用具。
到雍正一朝,豇豆紅仍有燒造,但數量更少,色澤也不及康熙時期的明麗秀美,雍正之後,豇豆紅則很難見到。
豇豆紅同時還稱得上是,風靡全世界的中國御瓷名品。
從十九世紀開始,豇豆紅就受到了西方人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