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生活場景,用根雕藝術弘揚黃河文化。
早期木雕以佛像居多,之後逐漸發展為花鳥山水。
近年,他以傳統木雕工藝為基礎,與現代創意相結合,在總結多年的雕刻經驗上不斷推陳出新。
所以才會雕刻出一批具有陽洛地域特色、創意十足的根雕作品。
這些作品飽含河洛文化元素,富有民俗藝術內涵,被藝術愛好者喜愛和收藏。
根雕茶台、花架,根藝燈具、裝飾畫……
這家工作室內,形式多樣的木雕、根雕藝術品琳琅滿目,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真正的木雕,市場潛力肯定不如根雕大。
不是根雕更好,而是因為現代人追捧。
當然,古代人也喜歡根雕,特別是古代的讀書人,畢竟這是一件雅事。
既然有人追捧,自然就有很多作品傳世。
很意外的,在這家工作室之中,陳文哲看到了一件很古老的根雕藝術品。
「這應該是仿品吧?」看着眼前的龍,陳文哲很快就確定,這應該是仿品。
因為他想起來了,這條龍是出土之物。
不過,確實應該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根雕作品。
這件根雕作品發現在荊楚,屬於江陵「馬山1號」楚墓發現的根雕辟邪。
依據樹根自然成形,圓雕彩繪,整體為一長形彎曲的龍形。
全長069米,高031米至04米。
圓身,高足,卷尾龍首,目、耳、鼻、嘴、須、齒俱全,面目猙獰。
馬山楚墓,戰國楚墓群。
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82—1983年發掘10餘座長方形土坑墓。
1號墓有斜坡墓道,葬具為一槨一棺,槨上覆粗竹蓆。
槨內用隔板隔成棺室、邊廂、頭廂。
棺外橫束三道麻布,套一件絲質棺罩。
棺內空間被衣衾包裹充塞,蓋在上面的是一件素絹綿袍,和一件滿繡龍鳳紋的絹衾。
其下是用13層衣衾裹殮屍身,衣衾外用九道錦帶橫向綑紮。
共出土衣衾19件,包括絹衾、夾衾、綿袍、裙、綿袴等。
衣料有絹、紗、羅、錦、刺繡,包括了先秦時期絲織品的全部品種。
隨葬絲麻織品、銅器、陶器、漆器、竹器和木俑共130餘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