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瑪和力凡汽車的老總都非常的着急。
而且並沒有信心長天科技能夠接受自己拜訪的請求。
因為在整個夏國的汽車市場之中。
力凡汽車和海瑪汽車都是處於末流,沒有多少實力。
其中力凡汽車是做摩托車起家。
但是在國內環保和禁摩托車的大環境之下,摩托車的銷售日益萎靡。
而在海外市場,力凡的摩托車也因為減配和海外代理商的亂胡搞。
導致他們原本在越南等東南亞市場佔有明顯的優勢,卻將這種優勢拱手讓給東洋的摩托車,也給着一些國家的人民留下了劣質產品的名聲。
看着摩托車的未來並不是很美好。
力凡也立刻改弦更張做汽車行業。
但是力凡進入汽車行業算是比較晚的了。
12年以前的2006年,力凡正式開啟汽車研發生產和銷售計劃。
在那個時候的汽車市場,其實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夏國的汽車自主品牌則是被這種合資品牌壓得喘不過起來。
力凡別說適合合資品牌競爭,就算適合本土的長安競爭非常的困難。
從2006年至今力凡的汽車銷量都非常的糟糕。
偶爾會出幾款受歡迎的小型車。
但是這種車型絕對不可能成為主力軍,也絕對不可能為力凡帶來多大的改變。
所以力凡無論是在自己的主流摩托車營業上還是在自己精心進入的汽車領域之中,都沒有得到太好的發展,位於破產的邊緣。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到來了,力凡也希望能夠抓緊時機搭上新能源汽車的快車道,像比迪那樣逆襲,有虧為盈。
但事實證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比迪之前之所以能夠逆襲,最根本的原因是比迪已經做了幾十年的鋰電池。
所以至少在電池領域比迪不會受制於人。
成本也會降到最低。
技術和成本都達到最佳的時候,那麼就能夠出好產品。
但力凡則不同。
力凡的管理者和智囊團隊,在過去的10多年將所有的注都押在了燃油汽車上。
他們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去引進以及研發發動機技術。
最終發動機技術也沒有搞出什麼名堂。
所以現在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力凡也只有匆匆忙忙的自己生產或者是購買一些便宜的電機,再找專門生產電池的公司購買鋰電池。
然後將其組裝為一輛新能源汽車。
這種說法完全沒有自己的技術含量在裏面,當然成本也非常的高。
所以力凡汽車做了一些小型的a0級新能源汽車,雖然能夠賣得動,但是利潤並不高,如果沒有國家的補貼,賣一輛汽車還虧錢。
而海瑪汽車的日子和力凡差不多。
海瑪汽車的總部位於夏國的南海省。
最開始是和東洋的萬事得汽車合作搞合資汽車,所以他的前身叫做南海瑪自達。
並且做類似於福美來一類的經典車型暢銷全國。
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萬事得選擇和山城市的長安汽車合作,和南海省分手。
南海省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汽車產業。
所以在南海瑪自達的基礎上,成立了海瑪汽車。
在海瑪汽車剛剛成立的那幾年,那完全就是吃萬事得的老本。
別說這種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市場也買單。
可是時間長了以後,全球的汽車市場和技術都在不斷的向前發展,而海瑪汽車則是原地踏步。
老本總有吃完的那一天。
等海瑪汽車回過神來,全國的汽車行業已經將它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海瑪汽車再做燃油車也不再是合資汽車甚至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的對手。
同時海瑪汽車也看準了新能源汽車這一新時代的產物,也想彎道超車讓自己避免破產的危機。
同時他們所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