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聽聞今年貢生參加殿試,有十多人交了白卷?」
「護國公,確有此事,貢生紛紛傳言,今年策論題目過於艱澀,搜腸刮肚也無處着筆。筆言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劉招孫拍了拍錢謙益肩膀,勉勵道:
「所以,才需要錢牧齋這樣的文壇泰斗,協助本官慧眼識珠、采擢薦進,為朝廷選拔賢能。」
天啟元年,錢謙益隨平遼侯靖難入京,因為在與東林黨人的罵戰中大放異彩,所以很快被升為禮部侍郎,今年更是出任殿試主考官。
歷史上,錢謙益是一個複雜的人。
水太涼只是一句玩笑話,關於此人,史學界一直未有定論。
他不乏晚明文人縱誕習氣但又表現出維護傳統道德的嚴肅面貌;
他以「清流」自居,卻熱衷功名屢次陷入政治漩渦,留下諂事閹黨、降清失節的污名;
他對忠君觀念並不執着(《陸宣公墓道行》詩有云:「人生忠佞看到頭,至竟延齡在何許?」),卻又在降清後秘密從事反清活動,恪守傳統道德觀。
不過單從文化影響層面評價,錢謙益可謂晚明文壇泰斗。
同為進士出身的孫傳庭、袁崇煥稱讚這位前輩:博學工詞章,為文博贍,諳悉朝典,詩尤擅其勝。
所以,經歷上次文登「水太熱」事件後,劉招孫並沒有疏遠錢謙益,反而有意要將錢謙益提拔為自己的核心班底。
~~~~~~~
天啟二年五月十五日晚,文華殿燈火通明。
三百四十一份貢生考卷被交給彌封官,彌封官蓋上彌封關防印後將試卷再送往掌卷官。
由於時間匆忙,殿試墨卷不須謄錄成硃卷,直接送到東閣讀卷官處,等待十六日早上讀卷。
五月十六日卯時,以錢謙益為首的十七位讀卷官入東閣開始評審試卷。
錢謙益如履薄冰,認真閱讀每一份試卷。
護國公昨夜反覆叮囑,要錢侍郎慧眼識珠為國家選賢任能。
錢謙益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話裏面飽含的深意。
這次殿試,一則是護國公向儒林發出信號——自己有權決定天下讀書人的生死榮辱。
再有便是要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拔官吏,具體說來就是要應試者認同護國公既定路線。
至少不能在策論中表現出與劉太師治國路線違背之處。
錢謙益對科考閱卷有種莫名恐懼。
崇禎元年,他出任浙江鄉試主考官時,因為浙江發生科場舞弊案,他受牽連被罰俸半年,還遭廷仗之刑。
按照慣例,殿試閱卷只有一日時間。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三百多篇文章細細品讀,劃分優劣名次,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不過在護國公的奏請下,從今年開始,殿試評卷時間由一天增加三天。
這樣以來,閱卷官便可以更從容閱卷,從而避免之前殿試的潛規則——一甲前三名直接由會試前十名產生。
五月十七日辰時,護國公代替皇帝來到文華殿主持讀卷。
錢謙益率幾位閱卷官來到劉招孫身前,以君臣禮相見。
然後開始朗讀試卷。
等錢謙益讀完,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接卷放至御案,再由下一個讀卷官朗讀下一份試卷。
依照順序,最先讀的三份試卷是錢謙益預先判為一甲的試卷。
讀畢三卷,護國公欽定天啟二年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分別為:
余煌、華祺芳、吳孔嘉
欽定完畢,錢謙益率眾考官領回試卷,護國公返回府邸。
接着,錢謙益立馬趕回東閣,趕在傍晚前填好黃榜,然後交由尚寶司用皇帝寶印鈐於榜上。
制敕房官開寫傳臚貼子,黃榜授給禮部尚書,傳臚貼子授鴻臚寺卿籌備明日一大早的傳臚大典。
五月十八日。
辰時,京師文武百官在皇極殿出席三年一度的傳臚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