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克羅地亞隊後的幾場比賽乏善可陳。
遠在美國的球迷,完全可以說:「夢之隊的比賽還用看?醒來之後又是一場狂勝。」
每一場比賽,球迷的歡呼、合影的對手、媒體的驚嘆……都是老一套內容循環上演。
作為教練,路易希望奧運會的難度至少應該要超越美錦賽,但這種願望是遙不可及的。
奧運會裏的任何對手在夢之隊面前,都顯得渺小而脆弱。
132比68擊敗德國隊,桑普森41分,伯德得到了29分,好像恢復了青春。
127比83擊敗巴西隊,巴西球星施密特終於獲得了和偶像(伯德)同場競技的機會,那場比賽他出手24次,砍下了25分。而此前說「施密特這個鳥人讓我渾身顫抖」的巴克利身為夢之隊的國際比賽第一殺器,只出手14次,就得到了30分。
132比81擊敗西班牙隊,連萊特納都支棱起來了,拿下14分。
而到了淘汰賽階段,夢之隊又以125比77的比分戰勝了波多黎各隊,威爾遜用投籃訓練般的單場十記三分砍下夢之隊的單場最高分——45分。
對於這種比賽,喬丹說了個形象的比喻:「就像大學生和高中生的比賽,我們知道自己能贏,問題是贏多少,以及我們想讓對手吃多少苦頭。」
沒有人關心數據統計,他們從來不看那些數字。因此比賽一直沒出現讓路易噁心的事。
這並不是說夢之隊的比賽對他們來說是浪費時間,作為隊友,他們能夠比在nba的時候更細微地觀察這些人。
每個人都從彼此的比賽里學到了一些東西。
馬龍大言不慚地說他從悲劇師身上學到了領導力,從喬丹那學會了如何專心致志地比賽。
皮彭說他從馬龍身上學到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這可能是他直到退役都能保持身材的原因。
羅賓遜從威爾遜身上學到了領導力,路易對此深表懷疑。
羅賓遜的理論是,如果沒有威爾遜,尤因不會成為那麼優秀的中鋒。這種觀點如果被尤因聽到,他肯定要發飆。
尤因會認為他的成長和威爾遜有一毛錢的關係嗎?說路易還差不多,威爾遜算哪根蔥?
但羅賓遜就是敢於對《體育畫報》的記者傑克·麥卡勒姆說:「當我去巴塞羅那的時候,我還沒有奪冠,所以,我想知道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領袖。我的身體和鬥志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我又從benj身上學到了如何成為球隊的領袖,那就是有時候你必須以身作則,否則你是拿不到冠軍的。」
麥卡勒姆問:「你仍然每天祈禱嗎?」
「是的,我每天都在向上帝祈禱,我希望上帝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領袖。」
路易當時就在現場,他差一點就發出嘲諷了——別雞兒逗了,上帝才不在乎你是不是領袖呢。
對威爾遜來說,意義同樣重大。
蒙特卡洛的那場比賽,使他看見了自己和喬丹的差距。
這是一個不難承認的客觀事實。
喬丹是現役最強球員。
然後,他和伯德的關係,奇妙地變好了。
在加入夢之隊之前,威爾遜和伯德是那種互相帶着敵意的對手,但當兩人近距離接觸後,那種敵意消失了。
威爾遜和伯德聊得來。
伯德在很多事情上給威爾遜的提點,不僅對他的職業生涯有幫助,對他的人生也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比方說,當威爾遜向伯德抱怨尤因的嫉妒心理時,伯德反問他:「你覺得我是怎麼和伊賽亞相處的?」
「像我一樣忍讓?」威爾遜反問。
「不。」伯德真該慶幸路易不在場,「一味地忍讓只會讓他變本加厲,如果你認為你是球隊的主人,那就應該大聲宣示主權。你沒有必要為了顧全大局而忍氣吞聲,那不適用於所有場合,除非你真的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否則,爭奪領導權是你義不容辭的使命。」
如果讓路易聽到這種暴論,他絕對當場把可樂潑到伯德的臉上。
成心想看尼克斯內訌是吧?
第八百八十六章 飛人也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