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這片眼下大明所有商人最趨之若鶩的熱土,終於迎來它最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這裏被格里安奇讚譽為『東方的威尼斯』,是天地之間最繁盛的所在。
它是天堂,也是地獄。
「經過近四十年的恢復,泉州之繁盛更勝往昔,尤其是近十年,泉州憑藉其得天獨厚的位置條件,一躍超過福州、廣州、珠江等地,成為我大明眼下商賈最多、海船最多、財稅最多的府。」
泉州知府李清泉接了聖駕,而後便被朱允炆召到了御前進行匯報。
「建文八年,泉州港通貿的國家達到四十餘個,其一年的稅收便達到了八百六十萬兩,按照市場價值的換算,超過了南宋時紹熙年的水平。
其中現銀有近五百萬兩,餘下的便是銀行的等價票券。
這些現銀多來自南洋和部分東瀛的大名。」
年稅八百六十萬兩,一府之稅超過洪武三十一年時,全年的國家現銀收入?
改開的成就是巨大的。
朱允炆也是大受鼓舞,臉上掛起了笑容,撫掌讚嘆:「好啊,好啊!
這些年,那句治隆唐宋的話聽的朕這張臉皮都快磨厚了,直到今天,朕總算有資格應下這個讚美。
泉州給朕的臉上爭了光啊。」
皇帝龍顏大悅,這泉州府上下的官員也都跟着笑了起來。
十年奮鬥,泉州憑藉一枝獨秀的經濟實力,在大明政壇中的政治分量也是水漲船高。
做泉州的知府,進步起跳也是一省布政,就不存在從參議、參政慢慢熬的可能。
而上一任的泉州知府,更是直接碼過地方,進了商部做左侍郎。
「你剛才說,部分現銀來自東瀛的大名?」
開心之餘,朱允炆陡然想起方才李清泉說過的話,略有疑惑起來。
他對日本這個國家本身就沒有太多的好感,準確來說是對這個國家具有偏見。
不僅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立場和戰爭史,更因為這個國家拒不承認曾經犯下的屠殺史和累累罪行。
自己祖上做過的事不承認,還玩了命美化自己,咋跟某些人一個德行。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國人對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偏見。
也因為這其中夾在的偏見,朱允炆自然對日本史很難提的上有多少的了解。
朱允炆印象中的日本,除了是中原上千年的附庸國以外,在明朝時期,就屬戚繼光抗倭算是有關聯的史實,雖然經過多方佐證和地方府志,沿海鬧倭,跟當時的日本政府沒有一毛錢關係。
「是的,自從沿海倭寇肅清後,來自東瀛的大名就開始尋找與我大明通商的合作。」
李清泉似乎想起了什麼,忙回答道:「陛下,東瀛人管當年海上的倭寇叫浪人,他們也在捕殺。」
「他們為什麼要捕殺這些倭寇?」
朱允炆樂了,而後語帶嘲諷的說道:「這不都是他們國家盛產的垃圾嗎。」
「聽那些東瀛商人說,他們的將軍希望能向咱們大明稱臣。」
歷史在朱允炆這打了一個急轉彎。
洪武三十年,日本南北朝統一,室町幕府完全執掌日本的國事,時任征夷大將軍的足利義滿野心勃勃的想要竊取屬於天皇的權力,為此派遣使團來到大明,向太祖高皇帝稱臣進貢,但被太祖拒。
太祖認為日本的天皇(對明稱日本國王)才是正統君主,不承認足利義滿這種類似曹操、董卓之流的軍閥派的軍官做君主,屬於亂臣賊子。
為了爭取太祖的支持,足利義滿還派遣軍隊清繳『倭寇』,將人頭獻給大明,仍然不得支持和敕封。
太祖駕崩後,朱允炆登基,支持復開洪武海禁,足利義滿看到了機會再次向大明派遣使團。
這次的足利義滿才得償所願,被朱允炆敕封為日本國王,從此算作正統,雖然日本國內仍然不支持足利義滿的政治正統,但是在國際政治地位上,足利義滿是名副其實的日本君王。
但是這個時空,足利義滿沒有這個機會了。
穿越來的朱允炆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