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朱楨回南京時的動靜比起馬大軍要小了許多。
一個是因為前者畢竟不是什麼大捷,二來即使迴轉南京也是輕車簡從。
除了朱楨、朱高煦兩位正副統帥外,便只有身邊百十名親兵跟隨,甚至連往來南京通傳的信使都沒用。
爺倆將各自的親兵留在郊外京營後,就直接騎馬並肩進了南京城。
算是給朱允炆、朱棣二人來了個意外的小驚喜。
「還以為六叔仍要個幾天光景呢。」
乾清宮裏,朱允炆走下御階,親自跑到殿門處托起了朱楨的雙臂。看着後者洗淨風塵的臉,由衷讚嘆道:「幾年征伐,反倒讓六叔顯得更加精神矍鑠,如此英姿神俊,好啊。」
「臣不敢,倒是陛下聖威日隆,令臣望而心折。」
在自家這位大侄子面前,朱楨顯得有些緊張,主要是尚在西安時,被嚇到了。
最新趕製出的明聯堪輿圖讓朱楨幾天幾夜都沒有睡好,腦子裏唯一想的,就是自己父皇選了個好接班人。
「老六,你啥時候也學會這一嘴花言了。」
站在朱允炆身旁的朱棣走上前錘了朱楨胸口一下:「當年咱兄弟倆第一次聯手北伐的時候,你可把我給擠兌死了,把我罵的一無是處。」
「四哥,就你那水平,就別拿出來跟陛下比了,差太多。」
朱楨挑眉反嗆,倒也因此消散了幾人之間小範圍內的拘謹之態。
叔侄三人聊得開心,倒把一旁的朱高煦給冷落了下來,但後者非但沒有咋咋呼呼的找存在感,反而規規矩矩的守在一旁,軍姿站的筆挺,直到朱允炆側首看他,才抱拳躬身。
「陛下聖躬安。」
這一句問候,讓朱允炆、朱棣二人都相視詫然,前者愈發感慨。
「高煦也長大了。」
三十四歲的朱允炆、三十一歲的朱高煦,明明是歲數相仿的兄弟倆,但朱允炆的口吻語氣卻仿若後者的父親,偏生一旁站着的朱棣朱楨兄弟倆還聽的頻頻點頭。
朱棣臉上更是掛起了慈父般寬慰的笑意:「這混小子先是在漠庭五年,又跑去西北,前後將近九年,確實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啊。」
聽到朱棣的話,朱高煦忙轉變身向,衝着朱棣見禮:「不孝子高煦,問父王安好。」
「好的很,老子好的很。」
難為朱棣一把歲數,這時候竟然有些淚目,雙手重重在朱高煦兩隻大臂上拍了幾下:「好兒子,壯了那麼多。」
「爹,孩兒不孝,這麼多年一直未能在您膝前盡孝。」
看着朱棣兩鬢的白髮,朱高煦噗通一聲跪下,抱着朱棣的大腿就是嚎啕大哭,帶的後者也是感傷不已,撫摸着朱高煦的腦袋長吁短嘆。
這般父慈子孝的畫面讓朱允炆和朱楨兩人頗為觸動。
朱高煦是幸運的,起碼,他還能活着回來見到自己的父親。
大明朝多少兒郎自穿上甲冑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就一輩子都再也沒有回到故鄉的機會了。
「對了,高煦成家了沒有?」
等父子倆敘罷了情,朱允炆突然想到這麼一個問題:「朕記得高煦這小子當年赴漠庭任職之前,四叔本來給選好了一門親事,成了沒有?」
問及這事,朱棣也回過神,才想起,自己這個二兒子在終身大事上可是馬虎的不得了。
當年他為朱高煦選了一門親,也算名望世家,沒曾想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沒下聘禮呢,就是北伐草原之役。
等打完了仗,朱高煦就留在草原擔任漠庭都護,而後直接隨朱楨征察合台。
這事就算徹底泡了湯。
「娶過了。」
朱高煦忙回道:「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早年在草原之上跟一個蒙古姑娘好上了,怕父王不同意,就草草成了親,後來臣從征西北,妻兒就放在了西安安頓,今日一併帶了回來。」
一聽朱高煦娶了個蒙古姑娘,朱棣當時就要發飆,被朱允炆攔了下來。
「你看你,難怪高煦不願意告訴你,眼下孩子都有了,四叔你還打算拆散人家不成?」
第四百四十三章:龐然大物般的明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