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消書求月票,第一天井更個十章,以表誠意,眾是勿工節
陳必時能以前空降舊軍軍長的身份出任攻台作戰總司令,靠得不僅僅是關係與政治覺悟,因為最高決策層把關係更硬與更有覺悟的兩個候選人排除在外,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他。
羅耀武是什麼人?
吳興凡又是什麼人?
還有方博輝等少將軍長,個個出身顯赫、傲氣凌人!
沒有兩把刷子,誰也和不轉這個局。
不說羅耀武這樣的嫡系、也不說吳興凡這樣的關係戶,像方博輝這種關係不大的軍長都很佩服陳必時。「出身」可以讓人羨慕、「背景」可以讓人畏懼、「關係」可以讓人感嘆。
在軍隊裏,只有一樣東西能讓人佩服,那就是「才能」貨真價實的能力。
陳必時就是一個有真才實幹,足以讓軍長們佩服的老將。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陳必時親自操刀,肯定不會局限於一城一地。命令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將防線撤到北港溪的時候,陳必時就沒有想過要在南面戰場上與台軍大打出手,可是為了麻痹敵人,又不得不與台軍大幹一場。
白天,二十七軍像刺蝟一樣盤成一團。硬是頂住了台軍四個旅的輪番猛攻。
夜間,二十七軍像箭矢一樣一衝而出,愣是在台軍的防線上打集一個窟窿。
這一縮一伸,給對手造成了一種錯覺。即二十七軍沒打算退回台中,二十四軍也不會離開雲林縣。兩個重裝甲軍聯手突圍,只是以空間換時間,意圖用拉鋸戰耗盡台軍銳氣,再趁機南下。
站在戰場的高度來看,就是陳必時想假戲真做,趁日軍第七師在蘇澳上岸,與台軍聯手猛攻台北的大好時機,繼續向台南與高雄進軍。
這很好理解,如果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能在五十四軍被趕出台北市之前攻入高雄市,佔領這座台島上第二大的城市,即便台軍能在日軍的支持下佔領台北市,政權合法性也將受到質疑,台灣當局等於輸掉了這場戰爭。
台灣當局都贏不了,美日自然贏不了。
打到這一步。台美日聯軍有兩個選擇:一是集中力量守住台南與高雄,至少將戰線推到台中縣;二是集中兵力攻打台北,趕在大陸軍隊攻佔高雄之前佔領台北。
因為日軍第七師已經在到達蘇澳港,所以台美日聯軍選擇後者。
受此影響,第七師的先頭部隊以最快度開赴台北戰場,支援台軍向盤踞在淡水河西面與基隆河北岸的五十四軍起反擊。
走出這一步,意味着台美日聯軍朝錯誤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
台美日聯軍判斷對手企圖的關鍵在南下的兩個重裝甲軍身上。而重點不是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在做什麼與做了什麼,而是能做什麼。
這一點,子關重要!
如果不考慮美日聯軍,困守南部地區的台軍肯定頂不住兩個王牌軍的猛攻,實際上只需要一個重裝甲軍就能橫掃台島南部地區。
算上美日聯軍介入,特別是美軍強大的空中力量,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上島的時間並不晚,可是到台軍起全面反擊的十多天裏,僅僅將戰線向南推進一百多公里,然後在一天之內回縮幾十公里。到8月口日天亮的時候。僅相當於將戰線向南推進了幾十公里!
平均每天推進幾公里而已。
這是步兵部隊的推進度,不是裝甲部隊的推進度!
除去「王牌軍」的頭銜,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的表現並不怎麼樣。準確的說,是沒辦法表現。被提前派上戰場,這兩個軍就成了茶几上的擺設。
認清這一點就能知道,二十四軍與二十七軍壓根到不了高雄,甚至到不了台南。
別說到8月口日天亮的時候,這兩個軍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中丟掉了三分之二的主戰裝備,減員率更是過五成,即便整裝齊員,在美軍投入了五支航母戰鬥群、近兩千架作戰飛機的情況下,也很難到達目的地。
戰爭就是如此,從不已某一方的意志為轉移,拼的就是實力。
如果鬥志、士氣、經驗這些與實力沾不上邊、或者對實力的影響微乎
第九十六章老將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