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在訓練營的演講傳了出去,因為有涉及洋教問題,在剛剛平息了幾次教會衝突的情況下,很多報紙都不敢刊登。連剛剛成立的民報也不敢。
不過在日本的湖北留學生組織的知日會刊物上卻發表了。給張春寄來了印刷很差的樣刊。
因為影響太大,李文貴節前專門跑來訓斥了張春一頓,不過這老頭的話怎麼聽都是誇獎的意識。從來沒露過面的劉管帶倒是沒訓張春,而是托話來說張春的話沒錯,只是不合時宜。威廉保持了沉默,但是教會很生氣,認為這侮辱了偉大的基督。
張家堡的圖書室里,刊登演講的報紙雖然不好看,但是也擺在最上面。
因為張春以前在講課時就有頗多嘲諷朱利安和洋教的事情,所以張家堡的人對這部分習以為常,很多孩子把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放在嘴邊上。被張春和顧明一頓敲打,才老實下來。沒有實力就老老實實積攢實力,這個時候說大話是不明智之舉。
張春的任命沒有被撤銷,辛寶久一直埋怨他太衝動。但這次李文貴似乎偏要和上面較勁,來文要張春趕快把守備隊建起來。
張春就在雲龍舊守備隊軍營里開始辦公。
守備隊屬於後備軍,糧餉是由地方政府自籌,所以守備隊的糧餉是辛寶久劃撥。餉銀按照一百人每年一兩銀子發放,所以劃撥了一百兩銀子,糧食沒有,要張春自籌。
各地的新軍實際上都是這樣,一百人的名額,能夠招滿五十人就不錯了,剩下的銀子自己吞掉也好,賣糧食也好。反正沒人真的追查。
守備營劃撥的一百杆漢陽造也到了,同時到的還有一萬發子彈,只不過一半是黃赫元贊助的。
槍彈到的時候,雲龍鎮的各大家族就來問這些槍支賣不賣。看來也是常例。說不定張家以前的槍支也是這樣來的。張春讓張天把這些人送出了軍營。
軍營緊挨着古渠,是以前軍營的舊址,地方很大,兵營加訓練場有一百畝左右,不過營房實在破舊不堪,辛寶久也只是把殘破的屋頂重新蓋了一下而已。張春只帶了張天和兩個護衛隊員,一個學測繪的護衛隊員到了雲龍鎮。都是老隊員,一個叫張亮,一個叫張明。測繪的叫張峰。這些人都是最早張家嶺倖存的孩子,本來都沒有大名,是張春統一起的名字。
新軍的編制中隊官相當於連長,一個隊下面有三個排,一個排下面有三個棚,就是班。一個隊常備軍應該有152人,不過後備軍不是那麼嚴格,李文貴批了100人就是很大方的了。張春原本想三個排是要的,隊部只設一個測繪班,這個時代的地圖簡直沒法用。至於參謀人員,再說吧。排棚長也不允許有什麼勤務人員。一個班九個人,十個班九十人,剩下的留給參謀人員。應該也差不多了。
可是招兵的時候,卻不是那麼好招。好男不當兵,要當也當常備軍的兵,錢多糧足,有前途,所以但凡有點錢的人家的子弟都不會來。何況,李家對張春還是有幾分排斥。吳家和楊家倒是讓幾個家僕來報名。不過一看都不是那麼願意。所以張春叫他們回去了。
剩下的幾乎都是瘦骨嶙峋,衣衫襤褸的窮苦人,有些一家老小都來了,只求混口飯吃。
招人的時候,顧明也來了,他來招採石場的苦工,不分男女。告示很吸引人,張家有飯吃。兩處合在一起招人,簡直就是搶張春的生意。
張春挑的都是十三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男孩子,認得字的優先。不過能夠繞着兵營跑一圈的人才要。
結果自然不理想,正規兵只收了三十二個人,認得字的只有兩個。留了五個差點跑完一圈的人後,剩下的全部被顧明帶走了。男女老少加在一起六百多人。
雲龍鎮為此一空,幾乎看不到窮人了。
辛寶久連連向張春道謝。張春只有苦笑。
五個沒達到要求,但是成績不錯的人組成了炊事班,他們的餉銀減半。兩個識字的人交給分到了測繪班。張天他們三個排長現在還不如一個常備軍的棚長帶的人多。不過這些人面黃肌瘦,還能繞着營房跑一圈,不是底子不錯,就是意志堅強。算是不錯了。
糧食從張家堡運過來,堆滿了軍營的糧倉,這讓被選上的士兵安分得不可思議。
炊事班做好飯,張春和所有的長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