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芳扶不起來,日本人再次逼迫張作霖順服,但是張作霖不肯,皇姑屯爆炸案還是發生了。張作霖去世,張學良繼承奉系大帥。
十二月,張學良決定東北易幟,宣稱接受國民政府管轄。北京政府撤銷,北京改為北平。東北軍大舉南下,蔣介石與張學良結成兄弟,南北夾擊,孫傳芳見大勢已去,宣佈解散軍隊接收國民政府改編。
孫傳芳由於張作霖被炸死而對日本人有了戒心,不肯聽從日本顧問的勸告逃亡日本,而留在了山東歷城老家。他說輸了就輸了,想他賣國不可能。日本無奈之下就開始增兵關東和朝鮮。
這一年,湖北陝西獲得了大豐收,局勢穩定了下來。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的接通,但是河南和江西由於害怕武漢政府從鐵路線上發起攻擊,把連接段的鐵軌拆除並挖斷了。武漢到宜昌的鐵路也開始鋪設鐵軌,使用的是載重鐵軌。襄陽到宜昌的鐵路也採用的重軌。而其它的城際鐵路都是輕軌。
襄陽到鄖西的鐵路也開始鋪軌。鄖西到西安,鄖西到漢中因為充分考慮到了動物遷徙以及環境因素,有大量的橋樑和隧道,所以修建的緩慢得多。事實上湖北境內的交通系統也在改造,好在老區交通系統四通八達,單條線的改造並不會影響人們的出行,只不過繞了一點而已
陝西境內的交通網已經粗具規模,政府長達一年的以工代賑,讓農民有了喘息的機會,加上糧食豐收。修路的民工大批放回家,剩下的就是組建專門的建築公司來進一步改造。隨着各地的恢復性生產和建設陸續拉開,馮玉祥才感到了安心,前所未有的安心。因為他覺得現在的情況,就想張春當初說的,就算仗打敗了一兩次,也不會丟了根基。
1929年,新年剛過,張春就帶着農學院和地質大學兩個調查組出發前往陝西。
李四光這次是親自帶隊,就為了延長油田。延長地區在清朝時期就引起了國內外的注意,開始都是日本人在搞勘探。
1907年,在延長縣打成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建成了中國陸上第一個煉油房,1910年,日本理學博士大冢專一等來延長進行地質勘測。1914年,袁世凱同美國簽訂《中美合辦油礦合同》,開設溥利石油公司,美國人在延長3年,對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進行了地質粗查,鑽井7口,但都含油極少,美國地質人員發表文章說:「沒有一口井的產量可認為有工業價值。」中國的貧油之國的帽子就扣上了。
江漢油田的出油,實際上驗證了盆地凹陷區有石油的理論,就是沒有石油也會有大量的煤炭資源。所以陝甘寧盆地確實有出油的希望。
而張春認為如果這個地方有石油,就足夠支撐起一隻空軍和裝甲部隊。也就不畏懼蘇俄的裝甲軍團。
鹿鍾麟和葉挺被這個消息刺激到了,紛紛向前敵指揮部請戰。鹿鍾麟的部隊推到了東勝和黃河邊上。葉挺和周榮翻過了北山,推進到了固原,天水,隴南一線。馬鴻逵表示願意接受改編,不過也提了要求寧夏自治的要求,並請馮玉祥說情。
不過馮玉祥說他現在一心搞建設,軍隊的事情管不了。劉英和毛石山認為不能再搞什么小軍閥,拒絕了馬鴻逵的要求。這讓西北諸馬感到了威脅,所以開始組成聯軍,以對抗武漢政府。
而劉英和毛石山,劉伯承等人也認為部隊還沒有做好在平原上與騎兵對決的準備,暫時停止了推進。
對於裝甲兵團更加渴望了。
而農業方面,陝西的跨度太大,陝北和陝南決然不同的兩種氣候條件。一年的時間,學生們的調查報告已經堆滿了半個屋子。可是對於陝北以及河套地區還沒有一個整體認識和好的辦法。
移栽的林木,包括沼氣池生物種群也因為環境因素,發生了退化和不適應。
沼氣池還好一點。恢復植被的計劃被認為是錯誤的,至少在選擇物種方面不能簡單化,還需要更加多的調查。
「渭河平原也就是漢中平原,雖然現在還是米糧川,這裏雨水比秦巴地區要少很多。加上人口密集,完全是農耕形成的環境,土壤的生物區很薄,非常脆弱,完全受農耕季節控制。這裏的處理主要增加農作物種類,增加秸稈還田和農家肥數量。保護溝谷坡地的樹林,結合交通系統,恢復部分林區並形成相應的灌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