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雖然年少,但胸懷大志,熟讀史書。道友閣 m.daoyouge.com興王府中請了不少當世著名的名士,朱厚熜跟着他們讀史論古,學了不少他這個年紀的少年人學不到的東西。
正因如此,朱厚熜比別人確實要對歷史上的掌故和事件要多知道一些。
當楊廷和等三人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在短暫的迷糊之後,朱厚熜立刻想到了史書上經常讀到的橋段和場面,那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自己並非皇上,自己甚至連那寶座都沒坐上去。登基大典被叫停,自己其實是天下人的一個笑柄。至於太后說的那些話,不過是一種寬慰。楊廷和等人的恭敬,不過是一種態度罷了。
朱厚熜其實很清楚一件事,張延齡的態度是自己能否登基的關鍵。因為那日張延齡拿出了皇上的詔書,詔書上清清楚楚的賦予了張延齡決定朝政大事的權力。當然也包括新皇人選的權力。
張延齡本身又是朝中重臣,在軍民之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近年來為大明立下巨大功勳的人物。不久前收回河套,扭轉大軍頹勢,一雪前番戰敗之恥,更是振奮了大明天下百姓的民心。在大明朝,張延齡已經是神一般的人物。否則皇上怎會立刻給北征軍的兩位公爺封王
這樣的人物,就算他沒有皇上的詔書在手,他的意見也是不可忽視的。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朱厚熜也已經看明白了許多事情,比如皇上駕崩之事,楊廷和他們故意隱瞞消息沒有通知張延齡。比如,自己成為皇位繼承人選的事情,其實是太后和楊廷和他們的決定,也並沒有和張延齡商量。
這說明,楊廷和等人壓根就沒打算讓張延齡參與朝廷大事,甚至有意隱瞞,將張延齡排斥在決策之外。利用張延齡率軍征戰在外的契機,來個木已成舟米已成炊。這更說明,楊廷和等人同張延齡之間並非一路人,他們之間是有着極深的矛盾的。
朱厚熜讀過太多歷史上王朝之中的傾軋和爭鬥,他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現在的情形無非便是,楊廷和等人瞞着張延齡做決策,張延齡得到消息趕回京城,所以直接攪黃了登基大典。說白了,這兩幫人只是為了權勢互相的爭鬥罷了。
而自己其實只是他們爭鬥的一個工具。對於張延齡而言,他對自己倒並非是有什麼惡意,而是因為自己是楊廷和他們選定的人選,所以才會不分青紅皂白的反對。說白了,即便不是自己,而是任何一人。只要是楊廷和他們瞞着張延齡提出的人選,結果都是一樣。
本來若真能生米煮成熟飯倒也罷了。張延齡就算知道了,也不能將已經即位的皇帝趕下台。壞就壞在被張延齡給趕回來了,才有眼下的僵局。
楊廷和等人跑來要自己下旨,對張延齡採取強力措施。這聽起來似乎是合理的行為。但是朱厚熜卻明白,這是楊廷和他們拿自己出來替他們清除政敵做擋箭牌。楊廷和他們要借自己的命令對張延齡動手,事後所有的黑鍋都得自己來背。
張延齡不光身份地位高,在大明軍民之中更是威望極高。他又有朱厚照的遺詔在手,皇上又遺命他為大都督。楊廷和他們根本不敢對張延齡採取行動,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的正當理由。若強行動手,那將激起天下人的眾怒,對他們是極為不利的。
正因如此,他們才跑來要自己下旨。拿自己的這旨意當令牌去行動,將來引起的一切麻煩都得自己來背鍋。
自己一個新即位的皇帝,即位一開始便殺了朝中最大的功臣,在大明聲望極高的張延齡。自己這個皇帝還能做的下去
那張延齡是太后的親弟弟,自己下了這樣的旨意,若是張延齡被楊廷和他們殺了,太后會饒得了自己
讀者身份證-五六四三陸七伍
張延齡更是在朝中軍中勢力盤根錯節,就算自己要動他,也要起碼等羽翼豐滿之後才有可能。剛剛即位便動手,自己這個皇帝還能做的安穩
楊廷和他們倒是打的好主意,將來所有的後果和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一切跟他們無關。甚至他們還可能會落井下石,和太后聯手直接廢了自己。到那時自己一無所憑,沒有一個人會替自己說話,落得個狼狽被廢
第121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