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王……在江南造反?」
審訊出來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李彥面前。
別說丘神績不知道這人是誰,李彥都想了一想,才反應過來這位鄱陽王是李素節。
李治的八個兒子歷史上都挺慘的,無論是嫡出還是庶出,都繞不開武則天。
長子李忠是宮人所生,那時李治已經是太子,有了後, 李世民就很開心,跑去東宮帶頭跳舞。
後來王皇后始終不孕,就將李忠過繼到名下,成為李治登基後的第一位太子。
等到王皇后被廢,武媚被立為皇后,李忠的太子之位自然就保不住了,降封梁王,後來又貶為庶民,囚禁於李承乾的故宅。
這地方的暗示意味太明顯了,嚇得李忠惶惶不可終日,就怕武后弄死他,甚至穿女裝來防備刺客。
可千防萬防,等到上官儀倒台的時候,武后還是將他牽連進去,一併處死,死的時候才二十二歲,連個子嗣都沒有。
相比起來,次子李孝是早早就病死夭折的, 都算是不錯了。
三子李上金和四子李素節的經歷則差不多,存在感不強,起初封王, 後來被貶,到了武則天準備登基前期,武承嗣讓酷吏周興編造罪名, 誣告這兩位皇子謀反, 將他們處死。
其中的四子李素節,就是鄱陽王。
相比起前三位的母親都是宮人,他的出身最好,是蕭淑妃所生,有蘭陵蕭氏作為母族,當年蕭淑妃與王皇后相爭時,就想要抬李素節為太子。
但若說背靠江南,就想造反?
洗洗睡吧!
蘭陵蕭氏等到安史之亂後,中央對於江南之地的漕運補給,幾乎到了賴以為存的地步,才趁機重新崛起,現在則是完全靠邊……
他們在江南當地或許根深蒂固,江南道也只有七個折衝府,都比不上嶺南的駐兵,但起兵造反不是佔山為王,就靠那塊地盤,與自取滅亡有什麼區別?
別說李彥不信,楊再威都知道不現實:「這老賊婆真是信口開河,再狠狠的打,不怕她不交代!」
李彥皺眉道:「神績已經看出,尚宮的意志力並不強,肯定能將她的秘密都挖出來,但這拖延之計確實歹毒。」
「但凡涉及造反,都是頭等大事,明知道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能置之不理。」
「關鍵是江南之地有過叛逆,比如蘭陵蕭氏的蕭翎,還有涼州姑臧的崔縣令都曾通敵,如果賊人藉此煽動風氣,再出些小規模的叛亂,那就真的要起亂子了……」
想到這裏,他看向身後的容娘,詢問道:「你跟尚宮心腹在一起的時候,聽她們的口音里,有沒有江南一地的?」
容娘此時已經換了一身衣服,儀容端莊許多,許久不開口的她說話很慢,緩緩的道:「她們平日裏都是偽裝成香秀的家鄉口音,偶爾交談時,並沒聽到有江南的口音。」
李彥倒不意外:「尚宮的心腹已經被抓住,她不會撒那麼容易被戳穿的謊言,不過她交代出的這個信息,倒是無形中暴露了陣營。」
他看向楊再威:「這個尚宮,很可能是偏向你師父的。」
容娘聽得莫名其妙,什麼叫這個尚宮,楊再威想想卻是明白了:「不錯,如果她是忠於聖人的,就不敢造這樣的謠……」
一位皇子造反,可是天大的事情,尤其是大唐,從玄武門之變到李承乾造反,最敏感的就是這類事情。
而歷史上的高宗一朝,真正的造反其實是沒有的,政鬥的謀逆則有多起,最先是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的密謀,長孫無忌辦理,將李恪牽連進來,殺了一大批人,然後就是長孫無忌謀逆案,死了更多的人,天道好輪迴,當年誣陷別人的長孫無忌,換成他被誣陷了。
還有後來的上官儀李忠等人的所謂謀逆,都是打擊政敵的手段,朝野上下都知道冤枉,不說罷了。
但現在根據尚宮交代,鄱陽王是要在江南起兵的,那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忠於聖人的尚宮,絕對不敢用這種事情污衊,除非她也想反!
意識到這點的楊再威,神情難看起來。
他自然期盼抓的是忠於聖人的尚宮,不然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交代師父,那只能苦一苦師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