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騎在獅子驄上,自洛陽南出,往中嶽嵩山而去。
身後跟着的,除了楊再威、安神感等一群內衛外,程務忠所統領的北衙百騎。
楊再威一身好武功,又能熬夜,關在內獄休息實在浪費,此次也一併帶上, 北衙百騎則可以完成之前未盡的後續。
此時程務忠就異常積極:「上次我們在寨中設伏,不料那寨主武功高強,又仗着熟悉地利,居然逃出包圍,硬生生遁走,真是奇恥大辱!」
李彥看了看百騎個個全副武裝的架勢,含笑道:「此次以談判為主,尋找這位寨主,勸他聽從同門的建議,若能讓對方認識到錯誤,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程務忠先是一怔,然後領會了意思,會心一笑:「我們弓弩刀棒齊備,能跟他好好談一談的。」
李彥頷首:「那我就放心了。」
眾人都是實力強橫之輩,胯下又是隴右寶駒,一路快馬加鞭,數個時辰後, 就抵達了少林寺的地盤。
如今正是春耕, 關中原本的凋敝,在朝廷的組織下, 都開始緩緩恢復元氣,河南之地更是富足繁盛,到處都是農民翻地曬土,一片忙碌景象。
而引人注目的,還是一個個穿着灰衣的沙彌,提着兩個尖底的木桶,雙手平舉,往田地里挑水。
眾人駐馬於山坡上眺望,程務忠有些驚訝:「這才到哪兒啊,難道就是少林寺的田地了?」
李彥道:「如今北至鞏義、偃師,南至汝州,冬至新密,周邊上百里的土地,都有這座寺院的農田。」
程務忠不解:「為何這麼大?少林寺倒是頗有武風,可他們不是皇家寺院,哪來這麼多的田?」
李彥問:「少林寺十三棍僧擒王仁則的事情,諸位清楚麼?」
不少人點頭,其他人聽了解釋,也表示明白。
「亂世的站隊, 並不奇怪,怪的是後面。」
李彥道:「十三棍僧擒拿王賊後,太宗頒發《告柏谷塢少林寺上座書》, 表彰了少林寺的功績,賜田地四十頃,水碾一副,為首的曇宗和尚封了僧將軍……」
「這件事傳播較廣,尤其是少林寺經常拿來說,他們的僧兵,是被御口親賜的。」
「不過此事還有後續,恐怕就鮮有人知了……」
「貞觀六年,少林寺又向朝廷申報,說此前賞賜的田地為口分田,數目太少,不符合他們立下的功勳,應該賞賜一百頃,如此一算,少林寺當時虧了六十頃地。」
「這件事記錄在《少林寺准敕改正賜田牒》中,朝廷後來的處置是『特敕置立其寺,還地不計俗數』,還真又賜了六十頃地,少林寺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內衛聽得嘖嘖稱奇,百騎的臉色則不太好看。
他們身為聖人親衛,家中田地之前還被侵吞,即便現在拿回來了,依舊過的不如一群和尚?
關鍵是,如果是為聖人紀念文德皇后的慈恩寺,或者是供奉佛骨舍利的法門寺,那種皇家寺院倒也罷了。
這少林寺算個什麼,在天下古剎里都排不上號,之前擒拿賊將,也得到了封賞,居然還能一賞再賞,讓前線浴血廝殺的將士們情何以堪?
李彥知道後世的佛門寺院侵佔了多少土地,並不覺得奇怪,當然不奇怪,不等於聽之任之,他目光微冷,對安神感道:「你帶人去仔細調查一下,此次關中大災,少林寺捐了多少米糧,又派出了多少僧人施粥救濟?記錄在案,務必詳細!」
「是!」
安神感立刻調集得力人手,分散開來。
這可不是後世的自覺捐獻,不願意的話也不該道德綁架,此次朝廷是有明文規定的,除了各地的高門大族放糧賑災,佛道所有寺院都必須派出僧人道士,施粥救人,安定民心。
俗話說的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對於佛道如此優待,除了信仰外,其實也是藉助這些宗教勢力穩定民間局勢,壓制淫祀亂象。
災情洶湧,讓這些平日裏慈悲為懷的僧人出面,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長安那邊的各大寺院道觀,都參與其中,到了洛陽這裏也是如此,不少僧人都還未回歸,寺廟顯得很是冷清。
第三百四十章 讓和尚交稅,比殺了他們都要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