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陸地神仙即將駕臨遼東
熊津都督府。
都督扶餘隆坐於主位,黑齒常之、金良圖、郭元振、安神感、安忠敬等人在列,商討清剿百濟故地反抗分子的工作。
除了扶餘隆這位前百濟太子興趣缺缺,魂游天外,其他人神情都很凝重,因為這是老大難的問題了。
大唐滅百濟,採取的是猛虎掏心戰術,長途奔襲,沿江深入腹地,兵臨都城,一戰迫使王室投降。
這樣的滅國極具效率,但後果是王室投降之後,各地湧現出了許多的反抗武裝,糾集殘餘勢力,舉起反唐大旗,妄圖將唐軍驅逐出去。
面對這樣的局勢,當時唐軍在百濟故地留下多少人鎮守呢?
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回國,留下一萬兵士鎮守。
後來在戰事最激烈的情況下,李治大手一揮,十分大方地又增援了七千人。
沒了。
百濟再是小國,也是幾十萬戶,人口是破百萬的,留下一萬人鎮守,真的有故意裝逼的嫌疑。
可事實是,這是不得已為之,因為當時大唐正四處開戰,同年討伐奚、契丹、鐵勒,緊隨其後討伐高麗和回紇,各個將領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兵力則是真的不夠用。
好在即便是兵力極少,也有劉仁軌閃亮登場,不僅統軍高明,「隊列嚴整,斗轉而前,所向皆下」,還利用反抗軍內部的矛盾加以瓦解,「表合內嫌,熱不支久,宜堅守伺變以圖之」。
這就有點像曹操擊敗袁紹之後,袁紹的兩個兒子分別自立門戶,曹操見了不攻反退,沒有外部壓力的袁氏兄弟立刻內訌,等到這兩個蠢貨打得差不多了,曹操再回來一併收拾。
劉仁軌也是類似的策略,張弛有度,大勝之後按兵不動,反抗軍沒了迫在眉睫的壓力,矛盾爆發,自己人殺自己人,士氣大衰,劉仁軌再趁勝追擊,四戰四捷,打出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戰,把百濟反抗軍和以為能撿便宜的倭國打得抱頭鼠竄,徹底斷絕了對方的復國之念。
而這整個過程中,大唐的兵力就沒超過兩萬,堪稱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威風歸威風,卻終究留下了禍患。
反抗軍的首領被劉仁軌搞定,內訌的內訌,戰死的戰死,投降的投降,但反抗士兵還是有許多存活下來,歸順了一段時間,又被新羅挑唆利用,開始繼續對抗大唐。
黑齒常之和金良圖自從趕到,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動兵。
此時金良圖指着內衛繪製的百濟地圖,冷冷地道:「貞峴城、任存城、豆屍原岳的殘留叛黨,已經被掃平,根據抓獲的新羅賊子交代,如今他們所聚於的最後一個地點,就是周留城了。」
黑齒常之露出複雜之色,也直言不諱地道:「我曾經就在此處率領反抗軍,反抗大唐,此處易守難攻,水路便捷,乃軍事要地,一定要把這股反抗軍徹底消滅,等我唐軍來後,才能放手進攻新羅,而無後顧之憂。」
安神感問:「新羅那邊的領頭人物確定了麼?」
金良圖道:「確定了,正是原太大角干金庚信的弟弟金欽純。」
郭元振這段時間對新羅官員的情報不知背了多少遍,可謂滾瓜爛熟,神情凝重起來:「此人在新羅國內身份尊貴,卻能親自來到百濟故土涉險,為的就是讓這群遺民認為,新羅人跟他們是站在一起的。」
金良圖冷笑道:「可惜他沒想到,我已經與其副將金品日取得聯繫,金品日決定棄暗投明!」
郭元振沉聲道:「金司馬必須慎重,不可聽信這位副將一面之詞,謹防有詐!」
金良圖解釋:「我一開始也不相信,但近來與金品日書信來往,又結合內衛的情報,確定了此人立功極多,卻由於出身五頭品,無法成為上州總管,年年為副將,早就心懷不滿……」
「我立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明我大唐賞罰分明,只要有功勞就可以升遷,以他的才能若是棄暗投明,日後羈縻府州必居高位,他這才將金欽純的消息傳遞。」
「雖然不能完全排除是那金欽純授命使詐,但這位副將的怨氣做不得假,他真要敢做這等事,日後那位大將軍也容不下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