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大燕立國,年號歲安
輅車是最高規格的輦車,專為天子乘坐。
車頂的華蓋、車尾的旌旗包括流蘇,都採用了皇家專用的金黃色與杏黃色,車上所有杆頭的頂端,包括車轅與旗竿的部位,都以龍頭裝飾,此時由獅子驄拉着車,李彥立於其上,更顯得威武華貴,不可直視。
倒不是特意講究排場,而是早在方臘投降時,百官就進諫,請他稱帝。
自從趙宋亡國後,這個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大家都急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但這位君上顯然讓他們不要急,在選擇良辰吉日的時候,就真的是最適合祭天登基之日,並宣告四海,各國來朝。
這場登基大典,由禮部和太常寺領頭,準備了這麼久,在細節方面自然做到了極致。
比如龍袍。
宋朝皇帝的袍服是較為樸素的,平日裏就是一身紅色朝服,正式的龍袍也只是頭戴通天冠,身穿心形曲領袍服,上面沒有繁複的龍紋。
實際上龍紋樣式,初步流行起來,是要到元朝,後面再被明清發揚光大,電視劇裏面,但凡大明之前的朝代,出現穿着滿身龍紋的服飾,都是沒有考究。
這也難免,畢竟後世許多天子畫像都有誤解,比如李世民流傳最廣的一幅畫像,穿着龍紋衣袍,其實就是明朝時期畫的,服飾風格明顯根據當時的龍袍樣式所作,充滿了誤導性,好像唐朝就那麼穿了,真正想要了解唐初時期的穿着模樣,要去看閻立本的《步輦圖》。
此時李彥身上的龍袍,則是龍紋樣式,為江南織造,連經斷緯,色用明黃,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
具體來說,就是龍袍上繡有九條龍,間以五色雲彩,領前後正龍各一條,膝部左、右、前、後和交襟處行龍各一條,袖端正龍各一條。
這種龍袍無論是從正面看,還是從側面或背面看,都能看到五龍蜿蜒,正合九五之尊的寓意。
除了龍袍外,最醒目的自然是十二旒的冠冕,所謂「天子麻冕,朱綠藻,垂十有二者,法四時十二月也」。
十二之數既合天象變化,日月流轉,同時也象徵四時月份之最,朝夕時辰之最,寓意天子地位至高無上。
所以李彥身穿龍袍,頭戴冠冕,手持鎮圭,走下輅車,那儀態當真無可挑剔,顏值瞬間飆升。
【顏值:20(英姿勃勃,王者氣度)】→【顏值:30(英偉威嚴,至尊之相)】
禮儀官上前,高聲道:「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燕王為帝,以主黔黎,勉狥輿情,乃祭告天地於圜丘。」
同時祭祀官檢查祭品。
此時圜丘壇第一層,有兩位祭祀神位,昊天上帝居東,皇地祗居西,各奉祭品。
第二層則列星辰、社稷、太歲、岳鎮、海瀆、山川、城隍,各用祭祀。
緊接着開啟祭祀儀式,宣告天地眾神,人間天子將要登基:「三靈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和協,歲月茲著,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
李彥靜候片刻,拾階而上,來到圜丘壇正中的天心石上立定,面向昊天上帝與皇地祗的神位。
天心石又名億兆景從石,「億兆」是形容百姓之多,「景從」是緊相追隨,此時這位大燕天子開口,聲音隆隆,仿佛真有億兆百姓景從:
「自唐運告終,趙宋承祚,其君父子及孫百有四十餘年,今運亦終,豪傑分爭。」
「天賜英賢,為吾之輔,用干戈而討逆,本仁義而納降,今偃兵息民于田裏,國業日隆,幅員萬里。「
「臣下皆曰,神器不可久虛,生民無主,欲尊帝號,吾不敢辭,於圜丘設壇,受天明命,肇造弘基,備儀昭告上帝皇祗,定天下之號曰大燕,建元歲安。」
聽得國號與年號,臣民都露出振奮之色。
宋祚已終,大燕立國,年號歲安!
這個「大燕」是真正的國號,前面大一統朝代的國號都是一個字,秦漢晉隋唐宋,所謂大秦大漢大唐,其實是習慣了後世叫法的尊稱,歷史上直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才變為兩
第980章 大燕立國,年號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