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提薪的事情,是朱英一直在實行推薦的。
朱元章這次能夠一口答應,自然也是因為國庫充盈,還有之前朱英從各方面的暗示,且也說過多次了。
到了今天,才算是真正的落實下來。
有道是洪武年間,官民皆苦。
在這個時期的官員,俸祿可謂是真就在溫飽線的邊緣徘回。
有些官說兩天沒上飯,還真不是跟你開玩笑。
餓死和貪,自己選吧。
所以朱元章殺貪官總是殺不絕。
你想啊,這人餓了兩天,而後實在忍不住動了一點權力,不僅吃上了飽飯,還大魚大肉,傻子都知道怎麼選了。
按照現在的俸祿,一個從九品的官員,一年的薪水也不過六十石大米,折合成銀子三十兩,而正一品官員,一年的薪水有一千零四十四石,折合成銀子有五百二十二兩,似乎也不算太少。
可朱元章是誰,說出身貧寒,何止是貧寒,他根本就是個叫花子,一無所有,越是底層的人,越是要為生活苦苦掙扎,於是看到的黑暗面更為殘酷。
他親眼看到元末,貪腐橫行,魚肉百姓,他把官員的貪污問題歸結於官員奢侈,如果官員沒法奢侈了,每個人勉強吃飽肚子,那還想什麼貪腐呢?
因而他說:「治國家以德賢為先,賢者天下之望也。然布衣之士,新授以政,必有養其廉恥然後可責其成功。」
如此也就罷了。
明初的俸祿制度標準是按照祿米來計算的,但問題並不是用的全部大米,其中還有把大米折算成錢、絹布、蘇木、胡椒等物品。
至於一石大米換多少絹這全看朝廷的意思,朝廷說它值多少錢就值多少錢,而不看市場的意思。
且在洪武十年到洪武二十年間,因為災荒的事情,還有過拖欠俸祿的情況不斷發生。
本來就是在餓死的邊緣掙扎,現在錢糧都不發了,那就是要直接餓死啊。
不貪,就只能餓死了。
在這一點上,確實是朝廷對不起官員的地方,無可厚非。
朱英打算怎麼去改呢。
他準備將之前的祿米制度,改成寶鈔制度。
也就是說,往後的俸祿,就不發大米,絹布等等物品了,而是全免改發寶鈔。
這樣便是把官員,也綁定在國家信用體系之上。
因為現在的大明寶鈔,經過大半年的發展,還有群英商會不斷的拿出錢財填補空缺的情況下,已經和銀子的價值相差無幾了。
其中最大的事情,便就是朱英已經有了足夠多的準備金。
當一個商會,在大明形成壟斷,還有朱英這種有着前世記憶,相同於作弊手段的指引後,收刮銀子的速度,真可謂是超乎想像的快。
單單就京師這邊,每天大量的貨物吞吐,依仗着太孫殿下令旨,下層的官員對於群英商會完全是大開綠燈。
別說什麼卡扣了,連攔截都沒那面子,反而還要滿臉堆笑的討好,偶爾也能得些賞錢。
在京師的貨物賣得便宜,可利潤還是有的,越是便宜,這購買的人就越多,把整體的經濟全部都給拉上來了。
之前的百姓,有點錢的,都是存着,吃也捨不得,用也捨不得。
然而貪小便宜的情況,是一種自古以來的普遍現象,像是大米,今天九折你不買,明天八折優惠你搶不搶?
廢話,傻子才不搶呢,這可是吃的。
行吧。
今天布也打折了,明天油鹽也打折了。
那還說什麼呢,買買買啊,買到就是賺到。
便就是像狄玉森的妻子,流落江湖多年的秦立雪,恨不得一枚銅錢掰成兩半花的人,只是出了一趟街,就把狄玉森半個月的俸祿給花光了。
足以說明群英商會在京師目前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通過不斷的收斂錢財,這也就讓朱英有了足夠多的準備金,而不管是民眾還是官員,對於大明寶鈔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的。
再說了,紙幣確實是比銀子要更加方便的攜帶。
一斤十
第475章:這是在刮咱的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