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智瑤在建設內政,軍事訓練同樣是內政的一部分。
在當前的時代,擁有常備軍的國家並不多,更別提有常備部隊的家族了。
太過遙遠的國度不提,諸夏這邊只有楚國存在常備軍,也就是那一支「左右廣」,家族的話僅是智氏擁有一支常備部隊。
另外,隨着楚國內部越來越亂,屬於君主的「左右廣」早不是楚共王時期的那支精銳常備軍,非但兵源越來越差,平時的訓練也早荒廢,甲冑和武器的維持量就更堪憂了。
所以,諸夏能夠算是正兒八經常備軍的部隊僅剩下智氏的這一支,尤其是在智瑤的重視之下,智氏常備軍的裝備能夠稱得上絕對的精良。
智瑤很清楚要追求質量更要重視數量的道理,倒不是要增加常備軍的名額,主要是抓緊智氏每年兩個月會集結青壯訓練的事情。
這個有相關術語,智瑤稱之為義務兵役。
其實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玩意,同時複雜不到哪去,智瑤借鑑西漢的更卒政策,要求各地在每年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將本地的青壯集中起來,隨後在當地進行軍事相關的訓練而已。
在晉國,每年召集青壯訓練僅在於「羨」這個階層,其餘的黎庶並沒有相關的要求。
因為晉國對「羨」有那樣的制度,智氏內部的青壯對被召集進行訓練很有熱情,家族外部很詫異智氏怎麼能備下那麼多「羨」罷了。
像是魏氏,他們在詫異之後很快學習跟進,只是礙於認知上的差距,或是後勤比智氏弱一些,有增設更多的「羨」,規模方面卻是比不上智氏。
隨後,韓氏、狐氏、鍾氏以及少數保持獨立自主的中等家族,他們同樣開始增加預備役人員,抄智氏的答案,一樣在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召集青壯進行軍事訓練。
為什麼會選夏季下旬和冬季上旬?簡單的因為這兩個季節沒有必須做的事情,並且是剛剛乾完農活不久,非常便於進行集結。
同理,很多列國會選擇在春季下旬和秋季中旬過後出征,同樣是因為當時幹完了農活,不會影響到農耕,集結方面比較便利。
說到底,諸夏雖然有好些國家處在有農耕也有遊牧的階段,對農耕的重視力度會更高一些,做什麼都是以不影響農耕為前置條件。
因為是在衛地的關係,智瑤免不得視察當地下半年的軍事訓練情況,只是顯得略微招搖。
比如,窘在某天突然看見一支軍隊來到村落之外,看到的瞬間直接呆住了。
倒不是窘以為發生敵襲,智氏的旗幟已經見過幾次,哪能分辨不出來的是什麼軍隊,純粹就是被大量的騎兵以及看上去大多數身穿黑甲的士兵驚到了。
那些騎兵,他們騎着比平常更高大的戰馬,胸甲反射着銀光,馬頸一側懸掛弓、箭囊、小圓盾,手裏則是拿着一杆約有四米的騎矛。
什麼玩意?矛竟然還有步矛和騎矛之分?當然有啊!
首先,步矛的杆會粗一些,並且矛頭會顯得更碩大一些,也就是「骱(jiè)」會更大,呈現錐形的「脊」更凸出和半圓的「翼」向外擴張幅度更大。
騎矛的杆比較細,選材方面也更講究,要麼是韌性極好,不然就是容易脆碎的木材,同時矛頭會更小來減輕重量。
打從事實上來說,騎矛的出現已經足夠說明問題,證明智氏對騎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進步。
智氏騎兵會裝備騎矛的原因挺尷尬,其實就是騎弓太軟,射沒有穿甲的士兵還好,碰上有穿甲冑的敵軍殺傷力近乎於無。
更尷尬的是,騎弩製造困難且造價太貴,導致能裝備騎弩的智氏騎兵太少。
所以,弓騎兵這兵種在合適的騎弓沒有研究出來之前,遠程攻擊其實就是一個騷擾作用,真正能發揮出來的殺傷力非常有限。
智瑤之前根本不知道那些事情,當了一回「懂的都懂」的大聰明,智氏騎兵幾次實際運用騎射下來,及時進行戰術上的調整。
裝備騎矛的騎兵已經在往突騎兵的方向訓練,有多大的威力只有真正投入交戰才能看到實際成效了。
「甲片怎麼變成黑色了呢?」窘還是第一次看到穿上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