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且看十年之後
從確認從屬到變成交易,智瑤一點都沒有覺得自己虧了。
現在這個年頭,確認從屬之後可不是說變就想變,更不是實力強大了就能撕毀協議,還是受到眾諸侯的約束,名聲太差要面臨舉世皆敵並且真的會組成聯軍來攻的局面。
「狐氏西征?」智瑤沉吟了一下下,說道:「此事需得中軍佐思量。」
智氏很強,可是不會強人所難,類似的風格一定要繼續貫徹下去。
韓庚聽後笑呵呵地說道:「若狐氏願往,韓氏另有厚報。」
所以,韓氏贈送「採桑」給智氏是一回事,韓氏對狐氏的回報則是另外算。
現場的氣氛本來還有點肅穆,智瑤表現出願意尊重任何一方的態度,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魏駒看韓氏的事情談完,說道:「白公復職,子西病重,白公非令尹乃有令尹之權。鄭國從而復叛,叛而復從,不可不討。我欲與白公會盟,煩請瑤以作中人。」
楚國近些年還是挺亂,太多貴族坐視中樞亂鬥,演變到地方出現割據,等着有強力的楚君哪天將權柄重新收歸。
只是按照既有歷史軌跡,楚國的貴族只會走向封君割據,中樞對地方的權柄越來越弱,中樞的命令只有對地方有利才會執行,一旦來自中樞的命令會損害地方利益則被當作不存在。
慢慢的,楚國的屈氏、景氏和昭氏就要全面崛起,更嚴重地造成楚國的內部割據。
從此以後,楚國看着疆域範圍很大,打從實際上好多封君變成楚國的「存在力量」了。也就是說,明明那些力量存在,可是跟不存在沒有區別,該情況會一直維持到楚國滅亡。
智瑤自然也是答應了下來。
「我聞鄭國割捨北疆,以『新鄭』為武城?」智瑤問道。
武城就是當做前沿要塞的城池。
大概是在六七年前,鄭國就已經決定放棄北部的多數城邑,他們將人口遷徙到靠近宋國的東邊,再以「新鄭」當作面對晉國的前線。
那種佈置搞得魏氏很難受,一次次南下很難有實際收穫,佔領鄭國捨棄的城邑則是需要遷徙人口充填,並且因為主權存在爭議的關係,哪怕魏氏開發出來也將落人口實,顯得魏氏霸道又不地道。
正確的擴張方式應該像智氏那樣,要麼乾脆將他人的國祚滅掉再實施佔領,不然就是逼迫主權所有方承認那些城邑就此歸屬智氏。
這樣的話,一來是主權歸屬變得毫無爭議,再來就是有利於融合當地人。
魏氏的麻煩不是佔領,當地的人被遷徙走,他們沒有融合方面的困擾,麻煩在於主權歸屬,再來就是遷徙人口和相關的建設。
說白了就是,一旦鄭國不願意承認丟失的城邑歸屬魏氏,魏氏卻遷徙人口過去定居和生產,等於外人跑進某個人家裏去住,還大搖大擺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
礙於實力差距的關係,主人無力阻止,也無法進行反抗,其餘人看來卻是怎麼都看不順眼。
智瑤看似不經意地問道:「如此說來,韓氏向西,魏氏向南,我家向東,便是此般?」
晉國的其餘兩個卿位家族?
狐氏嘗試過向外擴張,後來明白自己不但人口少,封地的建設基礎也太差勁,改為在重視內政了。
鍾氏的封地在晉國腹部,除非是想要飛地,要不然根本無從擴張。他們是由好幾個家族重組,內部的麻煩事一大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解決。
魏駒和韓庚先對視了一眼,隨後又看向智瑤,心理震動的同時,表情開始逐漸變得嚴肅。
那明顯就是智瑤不想以默契的形式繼續下去,要搞非常正經的約定。
類似的事情在晉國發生過。
晉景公有過一次,直接讓赤狄成了史書上的一個符號。
後來晉襄公時期也有過一次,讓晉國的勢力範圍擴張到秦國那面的大河邊上。
隨後晉厲公和晉悼公時期也有,趙氏和韓氏就是那個時候迅速膨脹起來的。
最近的就是晉平公時代對衛國的征討,直接讓原本橫跨大河兩岸的衛國丟失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