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凌晨突圍,本身就是為了達到一個出其不意的效果。
奈何原軍的預警體系過於完善,哪怕事先沒有收到楚軍要突圍的線報,僅是依靠預警體系也不會被弄了個反應遲鈍的結果。
原軍跟現在的各諸侯麾下區別挺大,部隊建制這麼一個玩意上面或許除了楚國之外,其餘諸侯的軍隊跟原軍沒有區別。
宗周軍隊的建制,五個「伍」為一個「兩」,四個「兩」為一個「卒」,五個「卒」為一個「旅」,五個「旅」為一個「師」,五個「師」為一個「軍」。
要說原國與其他諸侯有什麼不同,原國的部隊編制繼承於晉國,每個「兩」含戰車兵和步兵一共七十五名士兵。
真正體現不同的地方在於,原國從「兩司馬」開始就進行培訓,通過考核才能擔任官銜,不然哪怕是有了「中士」的爵位,一樣沒有帶兵的資格。
說白了就是,原國的軍官有接受過系統教育,其餘諸侯麾下的軍官依靠自學成才。不要看僅是這一點區別而已,哪怕軍隊裝備差距不大,雙方壓根不是同處在一個時代了。
所以了,原軍因為有合格乃至於優秀的軍官,能夠干一些很精細的活。他們能做到的原因就是軍官對軍令的理解通透,有那個技能去貫徹來自上峰的指示,並且有能力管理編制下的士兵。
有能力做到的國家為什麼要建立軍校?不就是總結出了一系列的軍事教材,再用教學的方式給軍隊輸送經過專業教育的軍官嘛。
因此,有經過專業培訓和沒有,真的就是存在區別!
當然了,硬要抬槓的話,霍去病就不愛看兵書,偏偏又比誰都有更輝煌的戰績,打出了「封狼居胥」這個武將的天花板。可是不能說霍去病沒有受過教育吧?再則,天才不常有,更多被稱為庸才的群體才是軍隊的基石。
恰恰因為原軍的軍官都有經過培訓,並且有考核來進行甄選,遭遇到楚軍突然間的夜襲,他們意識到發生什麼事情之後,不用過多的費腦子,遵從軍令依照培訓時學到的方案應對也就是了。
以前,怎麼使用箭陣是老韓家的獨門秘籍,輪到原國有培訓班,能夠指揮弓弩手的軍官基本都掌握了幾手。而智氏的箭陣指揮體系可不是偷竊自韓氏,智瑤給了一些方向,更多的人進行研究,再用不斷的實戰構建合適的體系。
哪裏出現了動靜,學過教材的軍官腦子裏瞬間就開始計算距離和方位,得出結論再下令弓箭手或弩兵用什麼仰角,需要射多少米之類,敲響手裏的梆子,急促的梆子聲響起,一批弓弩手對那個方位進行覆蓋。
東方的天際已經出現了魚白,很快大地上有了充足的光線。
孫武的二子孫明站在某個城寨的箭塔之上,看向西邊能看到隨處可見的楚軍士兵屍體,還有正在不斷往前涌的楚軍士兵。
任何年代,權貴的子嗣根本就比普通人高,好一點的年代之下,起碼還有考核這道門檻,勝任才能得到某個位置;爛一些的年代之中,因為出身哪怕大字不識一個都有享受德不配位的特權。
權貴子嗣比普通人更高,除了血統之外,其實還能有另外一個解釋,比如說權貴有能力給子嗣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
孫明當然也是通過考核才能就任旅帥這個職位,旅帥應該掌握的技能基本都有,看了一眼就知道第十四道防線或許能阻擋一時,楚軍衝擊的勢頭不變,不超兩刻鐘就要被漫過了。
用「漫」這個字,主要是楚軍很難兩刻鐘內攻佔沿途的原軍城寨,他們會因為數量太多,直接越過沿途的城寨,繼續向原軍的下一道防線衝擊而去。
孫明目光移向第十五道防禦工事,一邊對麾下吩咐道:「節約箭矢。」
並不是每一座裏面都有原軍的一個「旅」駐紮,他們一個「旅」分散在三個城寨,並且還要兼顧周邊的溝渠防禦。那麼就是一座城寨裏面的屯兵不會超過五百?
從這裏也能看出一點,主要使用木材搭建的城寨佔地不廣,四周有深溝作為第一道屏障,出入依靠放下的吊板,深溝後方則是砍伐樹身捆綁起來的欄柵,第二道則是麻袋填土堆疊起來的矮牆。
城寨裏面當然有宿舍,一個不大的廣場,再來便是囤積糧
第469章:處處透着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