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是在追擊趙鞅殘部的狀態,他們本身不是列陣行軍,再來就是受於地形的因素,各部不是有點擠就是有點散。
他們在行軍時,不遠處的樹林裏突然有箭雨襲來,好些士兵根本來不及反應就中箭了。
有人大聲提醒:「敵襲!」
隨後不知道誰在喊:「中埋伏了!」
因為事先不知道周邊有敵軍的存在,部隊受襲當然是中埋伏了。
搞不清楚狀況的聯軍部隊聽到「中伏」二字心裏就是一慌,遭受一波又一波的箭雨覆蓋,隨後陣陣的馬蹄聲以及車輪滾動聲變得越來越清晰。
這一次智氏所部還是有在戰前進行祈禱,區別是沒有從嘴巴念出來,只是一種心裏默念。
成為長蛇隊形的聯軍被突然從樹林冒出來的智氏戰車部隊先是一陣衝殺,隨後智氏的步兵趕到,聯軍隊伍直接被從中間給截斷了。
「來者何人?」齊君杵臼就是習慣性的那麼一問,要不然能從敵軍戰袍看出是晉軍,再看旌旗也能分辨是智氏的軍隊。
士吉射看到智氏的部隊從樹林裏源源不斷衝出來,喊道:「不知敵軍多寡,各部結陣抵禦,抑或先行撤離?」
遭到伏擊的一方肯定會心慌,主要是搞不清楚敵軍來了多少,有沒有什麼後繼手段,尤其是這邊已經有敵軍,必然擔憂後路被斷了。
所以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導致遭遇伏擊的人第一時間的反應一般是想退。
齊君杵臼對享樂在行,政務或軍事懂是懂一些,緊急時刻就拿不出主意了。
「君上!」田乞見齊君杵臼只顧着驚慌,知道是怎麼回事,趕緊出聲說道:「我有前軍追擊趙氏,不可放任。」
這個田乞是誰?他姓陳,祖上是陳國的公族,後來去到齊國發展,因為得到一個叫「田」的封地而為田氏。
田乞目前是「大夫」爵位,爵位的前綴就是「田」,稱呼就叫「田大夫」,算是一種不完全版的封君,地位上跟晉國的「邯鄲大夫」差不多,自主權方面不比楚國的封君。
這位就是歷史上進行「大斗出小斗進」的創始人,也是成語「公器私用」和「以公謀私」典故的主角之一。原因是他主持的「出」是拿公家的財產去「出」,「入」則是儘量減少從貸款人收取他們本應交納的足額。
在田乞之後……,又或者說在晏嬰死之前,晏嬰讓國君收回田氏管理國家財產的權利,後來田乞以及他的後代才用自家的資產在進行放貸時玩「大斗出小斗進」的把戲收買人心。
齊君杵臼很信任田乞,要不然也不會聽了田乞的建議,一再給范氏和中行氏增援糧草,後來更是直接出兵干涉晉國的內戰。
「甚是!」齊君杵臼總算記得自家有五千多部隊在追擊趙鞅,趕忙對士吉射說道:「范卿,可否阻擋智氏,容寡人撤回所部?」
這叫什麼話?
田乞聽得差點舉手拍額頭表示無辜。
「……」士吉射內心無語,有鑑於以後還要依靠齊國也就忍了下來,不斷對田乞使眼色。
從樹林裏殺出來的智氏,他們趁着聯軍沒有反應過來,截斷聯軍行軍長龍的同時,聽從鼓號的命令分散出去攻擊更多的敵軍,基本是以「旅」為作戰單位。
太多的地方爆發了交戰,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一時半會還真分不清智氏到底來了多少部隊。
而突然遭遇襲擊的聯軍,他們心慌的同時沒有得到頭頭腦腦的命令,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情況下,有些聯軍選擇了轉身就跑,一些聯軍則是就地抵抗,看上去簡直是太混亂了。
結果是,作為名義上總指揮的齊君杵臼拿了主意,無論是鼓號或是使用旗幟發出信號,接收到命令的聯軍想向前被不知道命令已經傳達的友軍擋住,少部分能執行命令的聯軍上前之後遭遇到數量比自己多的智氏部隊被擊潰,潰敗的聯軍部隊卷着其他友軍混作一團。
聯軍各種混亂一起爆發之後,無法有效傳達命令,哪怕是孫武來了都沒用!
齊君杵臼覺得自己是在稀里糊塗的狀態中被牽着走,上一刻人還在一片混亂的交戰場地,下一秒自己卻是遭到了重重的包圍,並且還是那種外圍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