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城門夜禁規定,戌時也就是一更三點敲響暮鼓,城人員禁止出行,到了寅時五更三點也就是黎明時敲響晨鐘後才開禁通行。//
在夜晚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後、五更開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
疾病、生育、死喪可以通行。
為了實施宵禁,每個駐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鎖上城門,禁止出入城市。城門的鑰匙也要交給地方駐軍長官收執,即使是城裏的最高級文官晚上有緊急公務要出城,也要向駐軍長官申領鑰匙。同時在大街交叉路口上也要攔起柵欄,柵欄開有門,門口關卡,設有類似於現代崗亭的「卡房」,由官府的衙役看守,批准通行。
北京城門分為內城九門,外城七門,皇城四門。
「內九」指的是內城上的九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城牆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城牆上有阜成門、西直門;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
有九門走九車之說,東直門(走磚瓦、木材車);朝陽門(走糧車);崇文門(走酒車);正陽門(走龍車);宣武門(走囚車);阜成門(走煤車);西直門(走水車);德勝門(走兵車);安定門(走糞車)。
而掌管內九門的官員便是步軍統領,也稱九門提督。掌京城守衛、稽查、門禁、巡夜·禁令、保甲、緝捕、審理案件、監禁人犯、發信號炮等等要職。
北京駐軍主力為驍騎營(旗營),分區駐紮於北京內城:鑲黃旗在安定門內,正黃旗在德勝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正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在阜成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各旗均撥有官廳、營房和堆拔房(哨所)。
除正陽門有八旗各派兵20人守衛外·其餘八門各有居門內的各旗派兵30名守衛。
「外七」是指外城牆上的七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東城牆上的是東便門、廣渠門;南城牆上的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西城牆上的廣安門和西便門。這些門是為老百姓入城做小買賣、打短工、走親戚用的。
外城七門中,鑲黃旗漢軍值東便門,正黃旗漢軍值西便門,正白旗漢軍值廣渠門,正紅旗漢軍值廣安門,鑲藍、鑲白二旗漢軍值左安門,鑲紅旗漢軍值右安門,正藍旗漢軍值永定門。每門有漢軍甲兵10
八爺黨的商隊要出城並不難·難的是商隊裏面混着黃金,這要是混過去了,倒沒什麼,可是沒混過去了,一被發現事情絕對麻煩。
何況現在的九門提督是十二阿哥的生母定妃萬琉哈氏的哥哥托合齊任九門提督,托合齊是康熙一手提拔上來的,並且予以重任。
正是由於步軍統領衙門所承擔的任務關係着清朝皇帝的安全和政局的穩定,可以說,九門提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職位。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可以影響到皇帝的廢立。
唯其如此·九門提督在清代歷次宮廷爭權鬥爭中均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清朝最高統治者對九門提督的人選極為重視,非滿人、非心腹重臣,不能擔任此職。可見康熙有多信任托合齊。
而且外城門雖然有七個城門·可是城守尉的人不一定是自己的,這管着城守尉的人自然都少不了滿清八大姓,他們也是相互監督着。 ~
十阿哥的信順利地送到了鈕鈷氏,接信的人是十阿哥的五舅舅阿靈阿,於康熙二十五年,襲一等公,授散秩大臣,擢鑲黃旗滿洲都統。而十阿哥生母去世後·殯朝陽門外·阿靈阿舉家在殯所持喪。與兄長法喀發生了衝突,被奪了鑲黃旗滿洲都統的職·保留了一等公爵位。
阿靈阿看了信後,心裏還是為鈕鈷氏一族可惜·可惜他不甘也沒辦法,十阿哥無心皇位,他再出力也沒用,人家不配合。不過十阿哥支持着八阿哥,阿靈阿心裏也看好的,對八阿哥在朝里的賢明都很了解。康熙的后妃里有赫舍里氏、納喇氏、佟氏還有鈕鈷氏,所以無論前朝還是後宮,都與這四大家族關係密切,也讓四大家族爭鬥激烈,彼此的關係並不和睦。
如今太子裏赫舍里氏生的,大阿哥是納喇氏生的,三阿哥是榮妃馬佳氏生的,四阿哥是包衣烏雅氏生的,只是養母卻是佟氏時對於
第一百四十章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