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一部分,廠里至少八成的熔噴布都直接對外出貨、由別人去加工成口罩。
還有企業客戶搭上陸謹明這邊的渠道,發現提不到貨排不上隊,就直接求他聯繫扶桑那邊的企業、直接空運進口。
陸謹明也很仗義,反正自己供不應求,也做不完全部生意,本着積德的心態,就把他那幾個扶桑供應商的信息也都透露給自己的客戶。
等於是允許自己的客戶繞過自己直接聯繫上家了,這在商場上算是非常敞亮了。
但因為暫時貨源緊張、需要周轉手續其他成本,加上扶桑成品布本來就更貴好幾倍,還要搶時間,熔噴布的國內市場價也出現了暫時的暴漲。
賣布就不比直接賣醫療器械了。哪怕是後世,口罩不能隨便漲價,布這種通用原材料價格也是沒人管的。
因為面對的都是企業級客戶,是2b的生意,不存在終端消費者,在商言商本來就是價高者得。
只要買布的買家成本控制做得好,能確保最終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成品不明顯漲價,上游企業根本管不着。
後世熔噴布緊張的時候,從五千塊一噸兩個月內就漲到十七萬,半年後最高峰時達到四十多萬,分別漲了三十到八十倍。
如今的熔噴布沒那麼誇張,但也在後來兩個月之內,從三萬塊漸漸漲到了十五萬,有多少要多少。
陸謹明算了一筆賬,原先他這些機器需要連軸轉生產兩年半、還得確保所有貨物都賣完不滯銷,才能收回全部前期投資,後續才是純賺。
現在因為出貨價漲了五倍,前期機器投資的回本時間,可以縮短到四到五個月。
當然,如果業內同行看到熔噴布如此賺錢,肯定也會想辦法跟進。
不過這種基礎工業的產業鏈傳導本來就比較慢,熱錢第一眼盯上的肯定是「直接買布造口罩」,這玩意兒技術含量至少低一級,是更快的快錢。
得發現布貴到買布生產口罩無利可圖,也找不到別的快捷解決方法,才會下狠心考慮造布。
這中間至少要一兩個月的傳導,再加上到時候買機器、到貨、調試產線、又是一個多月。
所以等國內同行進入,至少也是當年五月份的了,反應稍慢一些的第二波進場同行,至少是七月份了。
二月到五月之間的生意,陸謹明可以獨家做,國內就他一家化纖企業產熔噴布。
……
熔噴布的生意能做很久,顧轍原本在這事兒上只是給女朋友家裏指個路,後來對方非要他也投一台機器、下點注增加互信,他才跟着投了,把機器丟給陸家託管。
整個二月份,國內對新的未知疾病感到緊張的,也暫時僅限於粵省一省。
當時的響應比較慢,京城也好,東海這邊也好,都還沒什麼感覺。
所以大學的新學期肯定是要正常開學、正常上課的。
剛開學時活動比較多,顧轍也不得不先以學業為重,最多每隔十天半個月過問一下、看看自己託管的機器又賺了多少。
顧轍和他身邊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出門戴好口罩,哪怕上課也是。反正自己家裏就有生產,質量絕對過關,比市面上的紗布口罩要好得多。
這種做派,一開始肯定也不被人理解,覺得他有點過於生存狂了,為此學校也讓輔導員委婉地找過他談話,讓他別「製造恐慌情緒」。
而環院那邊的輔導員找陸幽幽談話時,說得就更加直白一點,暗示她「知道這是你們家公司生產的,別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製造存在感刷曝光率,就天天戴」。
擱這還以為陸幽幽是在代言做廣告呢。
好在這種談話也沒什麼強制效力,大家都解釋「我們最近比較呼吸道過敏」,也就沒人再阻止了。
這段時間裏,顧轍其他一些年前就推進的科研和生意項目,也都有了新的進展。
海昌眼鏡那邊,年前談妥的授權戰略合作,如今總算是徹底敲定了細節,最終對方決定購買四年的專利使用授權,每年兩百萬,一共是八百萬。
年前海昌只付給了顧轍二百萬,如今又追加了二百萬,最後剩的四百萬也被要求在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