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謹明的公司親自下場做口罩的事情,說起來就幾句話,實際上其中的繁複手續當然是少不了的——
最直接面臨的就是資質問題,事實上他是找了有相關證照的企業掛靠、最後包裝質檢過了一下橋的。
這點懂的都懂,醫療器械不是什麼企業都有資質生產的,陸謹明的公司原本確實有所有原材料、紡織品甚至成衣鞋帽的生產資質。
但一旦這些紡織品定性為醫療用品,比如口罩防護服,哪怕技術含量不高,也得專門企業,否則就不合規了。
好在這些繁瑣的事情不用顧轍去操心,自有陸謹明這種老江湖協調,細節沒什麼好贅述的。
陸謹明自忖只要嚴把質量關,產品別出實際問題,掛的資質也掛全,在緊急情況下,上面也不會有人專門針對他——除非是真的被仇家盯上了,處心積慮拿着放大鏡來算計。
第一批口罩2月10日出廠完成質檢和手續、隨後就發汽運去粵省。
03年也沒什麼發達的空運物流,火車又不方便,沒有經過贛、閩去粵省的路線,必須走鄂、湘繞路周轉。所以還是用汽車,也不差這幾天。
當地這時候也沒全面緊張起來呢,響應速度跟17年後肯定沒法比,外人搞得太大陣仗,反而會被人當成別有用心。
第一批貨在路上一共中轉了三四天,確保2月14全部分派捐到了一線各大醫院。小地方醫院分散的就拉到衛生局,自有專人去料理。
陸謹明的貨運到的時候,正是其他謠言滿天飛的節骨眼——2月11號開始,民間媒體終於被允許開始報道相關新聞了,不再要求封口,反而開始鼓吹宣傳讓民眾自己注意衛生。
結果第二天開始,板藍根和白醋有特效的謠言就開始瘋傳,十塊一包的板藍根炒到四十幾,同樣十幾塊一瓶的白醋能賣七八十。
相比之下,明遠國際的口罩還是很良心的,給醫院的部分是捐贈的,沒什麼可說。直接銷售給零售商的,也才4塊多錢一個——
主要是當時也沒有國家標準,熔噴布口罩也沒有納入指導價。03年的熔噴布成本本來就比17年後高很多,所以也是合理的。
17年後熔噴布的基準價才五千塊一噸(暴漲期間不算),而當時布的基準價就要三萬一噸,差了六倍。按照等比例算,後世賣五角錢一個的,成本等比翻都要三塊。
而且,03年的熔噴布口罩用量也會比後世多數倍,技術原因顧轍也分析過,因為當時熔噴機射出的噴絲直徑要粗一個數量級嘛,精度不夠,還做不到5微米以下的噴絲。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組成布的絲變粗了,同等面積的布當然會變厚變重。後世1克多布料就能造的普通醫用口罩,如今要好幾克。
這些也都是成本,所以市面上零售五塊錢,已經算合理的薄利多銷。
當然熔噴布成本高昂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機器太貴,需要收回折舊——熔噴布是90年代初出現的產品,相關專利技術外國公司在91~94年間逐漸完成了佈局。
所以理論上按照專利20年的保護期,到2011~2014年間,熔噴布、熔噴機先後會過保,然後才迎來暴跌,因為沒有附着知識產權可以合法山寨了嘛。
國內21世紀初的時候,沒人買熔噴機造熔噴布,也有這方面的考慮,當時也不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山寨大行其道。
業內人士大多想的是「反正就是一種布料而已,現在太貴了肯定沒消費者買單。忍住20年不穿不用,熬到2011年之後不就能不給錢白嫖通用技術了嘛」。
至於沒忍滿20年、中間就沒忍住出了事兒,也不是正常人可以預料的。
……
這樣的大環境下,陸謹明的良心價口罩當然是立刻遭到了搶購。
工廠這邊平均每三四天就要拉一卡車貨去粵省,一到當地就被分銷商拿貨一空。分銷商再轉賣出去,不少人賣得比原價高多了,陸謹明也沒法管,畢竟相隔千里,也沒那麼多人手去操心。
好在撐過最初的一兩周後,其他正牌生產醫療器械的廠家也開始進場,所以陸謹明這邊需要親自生產的口罩,很快就只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