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聚兵!」
灞上大營,偌大的校場上,隨着大司馬孫武的一聲令下,沉悶而又充滿肅殺之氣的戰鼓聲,「咚咚咚」的響起。
三通鼓畢,身在營寨之中的吳軍將士們,都聞聲而至。
不管是在操練的,還是在燒飯,或者是在午休的,聽聞鼓聲,都連忙穿戴好自己的衣甲,拿起武器,前往校場之上列隊集結。
吳軍上上下下,有着嚴格的編制劃分。
一般說來,步兵的編制分為六級,即: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
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
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
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
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
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
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已屬中級軍官。
值得一提的是,吳國的戰時編組,是在平時編制的基礎上,組建為大規模的作戰部隊,一般稱為部曲制。
其具體編組的方法是:首先根據作戰對象等各方面情況,確定總兵力,任命三軍統帥(即大將、上將軍,也泛稱為大都督)。
在統帥之下,根據作戰的需要和總兵力的多少,分設若干個將軍(四副將、裨將軍,也泛稱為將軍)。
每個將軍統率苦幹個部,部的長官稱校尉,即一部一校。
每個部下設若干個曲,曲的長官稱軍候,即一曲一候。
曲以下即平對軍隊的編制,如步兵的千人(設二五百主)。
五百人(設五百主)、百人(設百將)、五十人(設屯長)、十人(設什長)、五人(設伍長),以及數量不多的車兵和騎兵。
自五百主以上,各級指揮官都設有自己的親兵衛隊,大約佔其所率總兵力的十分之一。
如五百主的衛隊為五十人,二五百主的衛隊為一百人,校尉的衛隊為一千人,大將的衛隊為四千人,等等。
凡將軍以上皆設有作戰指揮機構,稱為幕府。
幕府中設有各種指揮機關和參謀人員,達數十人之多。
作戰行動結束後,曲以上指揮機構即行撤銷,將軍交出兵權,部隊恢復平時建制,士兵分別歸建或復員。
再有,是吳軍騎兵的編制,是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騎為一隊,並能屬戰車六乘。
這和《六韜·均兵》篇所說「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的編制,大致相近,但有所不同。
而戰車兵的編制,在沒有步兵配合時,每八乘為一偏(即一行),二偏十六乘為一組,四組六十四乘為一隊。
這和《六韜·均兵》篇所說「五車一長,十車一吏,五十車一率,百車一將」的編制,也是頗為接近的,但有所不同。
當有步兵配屬時,吳國的軍隊,則以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為一個基層單位,六乘為一組,十八乘加指揮車一乘為一隊。
這和天下列國的每乘兵車步年多至七十二人的編制大不相同。
其原因就在於兵種的發展和車、步的分離。
慶忌知道,日後戰爭的大趨勢走向,戰車兵會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騎兵,成了戰爭中的中堅力量。
春秋是車戰的鼎盛時代,以車為主,車、步合編,隨着戰爭的需要和兵員的擴充,車屬步卒由十人、三十人一直增加到七十二人。
進入戰國以後,步兵成為獨立的兵種,並取代車兵而居於主導地位,車、步、騎逐漸按兵種分別編制,因而車屬步兵愈來愈少。
到了秦代,車、步、騎分編已成定製,作戰時的配合是兵種的協同而不是編制的混合。
所以,車、步合編的現象已不多見,合編時每乘步卒減少到八人。
其實,慶忌未嘗不願意將馬鐙和馬蹄鐵發明出來,並大量裝備於吳國的騎兵,打造一支足以橫掃天下的精銳鐵騎。
奈何吳國地處南方,不適宜養活戰馬。
南方的馬匹相對於中原和北方的馬匹,腿腳比較短,體型也不夠大,爆發力不足北方的馬匹。
第419章 南方馬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