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的這一席話,說得慶忌不禁為之心花怒放,頗為心動。
不錯!
現在的吳國,完全是有能力跟晉國爭奪霸主的地位。
實在打不過,在中原逐鹿失敗後,吳軍還能退守荊地,藉助各種天險關隘,阻擋南下的諸侯聯軍。
伍子胥其實不缺乏戰略目光的。
他擅自出兵伐鄭,為的就是能讓吳國早一日進入中原,陳兵於洛邑,擊敗晉國,然後幫助慶忌成就一番霸業。
但,這是不是有些過於急切了?
冷靜下來後的慶忌,還是不敢直面晉國的鋒芒。
晉國現在的勢力仍舊是如日中天,居高不下的。
別看晉國此時跟周王室一樣,晉侯的大權旁落,軍政大事為韓、趙、魏、范、中行、智六卿所把持。
晉國六卿,實力強大,單個拎出來都能跟衛國、宋國這樣的中等國家一決高下。
六合一的話,堪稱是天下無敵。
正所謂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吳國染指中原,圖謀奪取晉國長久以來的霸權,六卿肯定是不能答應的。
所以,慶忌的顧忌就在這裏。
貿然北上爭霸,這並不符合慶忌為吳國定下的國策。
「不妥,不妥。時機尚未成熟……」
慶忌擺了擺手道。
見到國君不採納自己的計策,伍子胥也並不沮喪。
「大王,荊國已經沒有必要存在下去了。」
伍子胥緩聲道:「大王若不願冒險,及早的北上逐鹿,也可在荊地設置郡縣,完全變作我吳國的城邑土地。」
「……」
這個事情,可以考慮一下。
荊國的設立,只是慶忌為了照顧一下楚人的感受,拿來過渡一下的。
如果時機成熟,荊人歸心,慶忌未嘗不可取締荊國,直接設置郡縣制,納入吳國的版圖當中。
這時,站在一邊的范蠡進言道:「大王,臣以為御史大夫所言甚是。」
「若取締荊國,則我吳國當更有餘力北上。」
「大王,臣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慶忌聞言,有些哭笑不得的道:「少伯,怎麼你也跟子胥一般,說話這樣吞吞吐吐?有話直說。」
伍子胥和范蠡之所以有些事情支支吾吾的,實在是不好直說。
生怕被慶忌怪罪!
不過,二人也都知道慶忌這裏,從來都不以言論獲罪,故而不必在意太多有的沒的。
范蠡於是硬着頭皮道:「大王,恕臣直言。大王若有稱霸中原之志,當遷都於宛地,建立新都。」
「待天下有變,則大王可率兵北上,長驅直入,一舉定鼎中原,成就一番王霸之業!」
「……」
慶忌愣了一下,沒有說話。
站在一邊的伍子胥都不禁暗暗吸了一口涼氣,倍感震驚。
這種話,范蠡都說得出口?
就不怕慶忌懷疑范蠡有異心嗎?
「說說你的看法。」
慶忌沒有立即做出判斷,而是打算認認真真的聽取一下范蠡的意見。
范蠡見狀,偷偷的瞟了一眼慶忌,然後緩聲道:「大王,金陵城地處東南一隅之地,雖臨近中原,地理位置卻比不得宛地。」
「若大敵是齊國,金陵作為我吳國的都城,自然是無可厚非。然,現在吳國的頭號大敵是晉國,而非齊國!」
頓了一下,范蠡又正色道:「大王,臣已經為吳國謀划過。」
「宛地,及其附近城邑,臨近於中原,坐控南北,西面是楚,北面是成周,以及鄭、許等諸侯國,有山有水,遍地是沃土。」
「而且宛地三面環山,要塞環衛,既有江南魚水之鄉的面貌,又有北方之日常風俗。」
「除了交通不夠便利之外。大王,臣以為宛地完全具備了作為吳國新都的全部條件!」
一聽這話,慶忌就陷入了沉思當中。
宛縣,即後來的南陽,這個地方的確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