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吳趙兩國的戰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遠在齊都臨淄的齊侯呂壬,又一次召開了大朝會,與群臣商議是否出兵救趙之事。
早在吳趙大戰還未爆發前,知道趙國僅憑一己之力,獨木難支的趙鞅,很是果斷的派出了許多使者,請求齊、宋、魯、衛、燕、中山這六個諸侯國,發兵救趙。
但,列國都畏懼於吳國的強勢,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持觀望態度。
準確來說,諸侯們是想看看齊人的態度。
就綜合國力而言,齊國僅次於吳國,是「老二」。
當然,老二與老大之間的實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只是架不住各個諸侯國,誰都不敢先出兵,生怕惹得吳國記恨,禍及自身。
當祁縣之戰的消息傳來之後,齊國朝野上下,一片惶恐。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齊侯呂壬不得不召開大朝會。
「國君,眼下趙國已經及及可危。」
右相闞止手持牙笏出列道:「祁縣,是晉陽通往上黨高地的必經之路,是趙軍的重要糧道。現在吳國的公子章率兵佔據了祁縣,又將趙君大敗而歸,吳軍已經阻隔了趙人的糧道。」
「因此,長平前線的趙軍在得不到任何新銳之卒,以及糧秣輜重增援的情況下,勢必軍心大亂,全線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國君,趙國若亡,或者是跟韓魏兩國一般臣服於吳國,背上沉重的國債,三晉勢必淪為吳國的囊中之物。」
「而後沒了三晉作為吳軍東出的絆腳石,吳國勢必進一步東擴,危及宋、魯、衛三大中原諸侯國,甚至是我大齊!」
闞止一臉沉痛的神色,嘆氣道:「國君,唇亡齒寒矣!」
「當今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跟強吳分庭抗禮,趙國不行,齊國也不行!」
「倘若三晉臣服於吳,擴地東方,臣唯恐下一個被吳蠻子討伐,被吳蠻子覆滅的國家,是我齊國!」
「請國君出兵救趙!」
闞止的話音一落,朝堂之上的群臣,都忍不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對於是否出兵救趙的事情上,齊國的公卿大夫們商議了許久,終究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
現在趙國的形勢危如累卵,齊國以及其餘諸侯國再袖手旁觀,隔岸觀火的話,侵略成性的吳蠻子,下一個進攻目標,指不定正是其餘國家。
話說,自齊侯呂壬繼位以來,就成了田氏的傀儡之君。
政由田出,祭則呂氏。
好在田乞已死,呂壬得以收回了一些作為國君的權力,前不久適才任用田恆與闞止為左、右相。
作為齊相,田恆主張袖手旁觀,不與吳國發生正面衝突。
闞止則是主張出兵救趙,跟吳國死磕到底。
迫于田氏的強勢,朝堂之上,力主按兵不動的卿大夫居多。
「左相,你意下如何?」
齊侯呂壬將目光放在了田恆的身上。
他要過問田恆在這個事情上的意見。
田恆想了一下,便道:「國君,臣還是認為,不宜跟吳國爆發戰爭。」
「吳,大國也,虎狼之國。」
「其疆域方圓上萬里,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商貿繁榮,帶甲之士不下百萬,車萬乘,遠非我齊國所能比擬!」
「吳國伐趙,未盡全力,吳王還在河東、潁川、上黨一線,部署了不少重兵,就是在防着列國出兵救趙!」
「一旦齊國跟吳國開戰,吳王勢必震怒,發大兵以攻齊,屆時二三子恐將悔之晚矣!」
一聽這話,朝堂之上的公卿大夫們,都不由得面露驚恐之色。
對於吳國的強大,他們都是心有餘季的。
要不然,豈會瞻前顧後,一直不敢出兵救趙?
「左相此言差矣!」
闞止反駁道:「正因吳國強大,我齊國更要出兵救趙!」
「而今吳國之強,吳國之大,前所未有,哪怕是當年的霸主晉國,比起今日之吳國,都遜色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