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看着王珪離開,卻是微微鬆了一口氣。筆下樂 m.bixiale.com
說實話,王珪到現在為止也都沒給自己造成任何的麻煩,雖然他名義上是雍州牧,更是魏王府長史,但卻也絲毫沒有限制自己想法,反而任由自己進行施展,給與了自己絕對自由。
也正是如此,李泰弄不懂王珪過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次朝廷讓他與自己交易,他卻直接拿出了朝廷的底線跟自己攤牌,不論他是不是立場站在自己這邊,都表明了他賣了自己一個人情。
而自己沒有原來價格直接交易,而是直接翻倍,便表露自己明白了這個人情。
李泰不怕別人跟自己談錢,因為自己已漸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更準備向金融體系轉型,李泰不認為這個世界上有誰能拿出比自己的更多錢。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錢是錢,但對自己來說,隨着在洛陽佈局完善,金錢在一定規模下那就只是數字,十萬貫相對整個體系來說,甚至屬於要抹掉的零頭。
而自己在幽州打下的基礎,衍生向江南的茶園,隴右的棉花,甚至青海的牧羊,這些都能為了自己的金融體系背書,而只要不脫離這個體系,對李泰來說,錢真不算什麼。
與之相比,自己更是想要知道王珪的態度。
至少一個擁有精神天賦的老頭什麼都不干,就在自己的身邊這麼的盯着自己,要說李泰沒有發憷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李泰不知道王珪到底的目的是什麼。
所以現在王珪給自己賣他一個人情的機會,自己自然不會錯過。
「看起來布匹的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等到孔雀回來就要全面啟動了。」
李泰心中默默的想道,說實話,對布匹的控制一直都是李泰體系中相當缺陷的一環。
但沒辦法,這時代布匹最初的原材料是桑麻,而李泰所挑選的土地,不論幽州地區,還是鄭國渠重建,甚至還有河湟谷地,都有更適合這些地方的產業,種植桑麻相對來說不划算。
這讓李泰根本就騰不出手來進行布匹的產業化佈局。
而掌握不了布匹的原材料,單純只是改進布匹的紡織技術,對李泰來說是沒意義的。
因為李泰需要得是一條從頭到尾的可複製產業鏈,而不僅是產業鏈上某一環的產業升級。
而就算是李泰把某一環投入技術進行產業升級了,不能從頭到尾的吃到所有的利潤,對於李泰來說那就是不划算的,甚至可能會被掌握了原材料的世家給卡脖子。
這就是為什麼哪怕這個時代棉布相當不成熟,不論是從棉花培育,還是棉花去籽,甚至想要找到合適的大規模培養棉花的地方都不多,但李泰還是願意加大棉花與棉布的投入。
這都好些年了,李泰依舊願意往棉花裏面砸錢,不斷加大棉花的產能。
因為棉花從土地裏面種植出來到成為棉布,整條流水線李泰都能從頭吃到尾。
尤其棉花規模化生產後,棉花的作用就不只是簡簡單單的紡織原料而已。
它的附近可以養蜂讓其成為蜜源,被摘掉的植株也能想辦法入藥,種子提煉後能作為潤滑油
甚至真就以為它的價值被榨乾淨價值後,本身的植物纖維也能用於造紙。
這就是規模化與產業鏈的意義,自己藉助一株棉花,實際上能夠從頭吃到尾,利潤豐厚。
而不僅只棉花成為棉布這一項利潤,而想要吃完全部利益,就必須要產業鏈與規模化!
最重要得還是自己的生產力不行,做不到脫棉脂,取棉酚,以及其他需要生產力更進一步提升才取得的原材料。
而棉花是這個道理,其他的原材料也是這個道理。
自己需要得不只成為流水線上的一環,而是希望能通過足夠規模效應,建立一條足夠長的生產線,從頭吃到尾,哪怕是一根草,自己也能從上面吃到十萬甚至百萬貫的利潤,以及創造出成千上萬的崗位。
但如果沒有規模化的數量去提供基礎,沒有產業化的思維去調度產業,甚至沒形成一條可以複製的產業鏈,對李泰說那就真沒太大意義了,畢竟賺錢對穿越者來說,誰還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