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耕耘貞觀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曬鹽法

第一百七十五章 曬鹽法

    測試廣告1    李泰來到幽州學府與李淳風深入交流後,便騎馬回到自己的府邸書房,然後動筆寫信。燃武閣 m.ranwuge.com

    一份是向李世民申請讓李淳風成為正五品燕王府諮議參軍事的奏章。

    另外一份則給李世民、長孫皇后、長樂都寫了一封,告訴他們自己已平安到達幽州,以後每月都會寫信匯報平安。

    至於太子……自己來到幽州多少跟當初的流言有關係,還不允許自己耍耍脾氣了。

    等到這些寫完,便把信和奏章交給白鶴,讓白鶴通過驛站送到長安去。

    而李泰讓盧安壽出面開始在幽州購買大面積的平坦灘涂,當然如果有沙灘那就更好了。

    盧安壽到底也是范陽盧氏,只不過他這一支算遷到長安了。

    但無論怎麼說盧安壽都還沒出五服,在這裏出面購置荒塗,范陽盧氏還是樂意幫忙的。

    畢竟這些荒地也沒誰去開發,至於製鹽他們也不會選擇這些地方,因為不合適。

    這時代的製鹽最主要的還是煮鹽法,哪怕海邊煮鹽,最重要得還是河流相通的河邊。

    因為煮鹽法調配特定的鹵液,需要用到淡水調配,另外水流能穩定的運送物資,比如煮鹽時候需要的柴火或者煤炭。

    一些哪怕大面積的平攤灘涂,如果附近沒河流能運轉物資,這些地方基本上也就是被視為沒有任何價值。

    讓盧安壽出面買賣些距離河流較遠的荒地,實際上還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雖然幽州城裏面的世家,感覺李泰這個燕王有些蠢,更有些像冤大頭。

    但李泰既然想做冤大頭,那就讓李泰去做好了,反正又不關自己有什麼事。

    與此同時,李泰開始組織起跟着自己一路而來的異族。

    由一部分從長安跟過來學生作為根基,再加上這些負責運輸物資過來的異族為羽翼,安排他們在荒地附近建立村莊,在這幽州多少算是有一個落腳之地。


    因為幽州這地方,跟高陵不一樣。

    高陵那裏是帝國中心,所以李泰的高陵在高速發展時期並沒有修築城牆這東西。

    因為就算修建出來在李泰看來也沒什麼意義。

    畢竟接下來幾百年時間怕都不會在高陵打仗,那把圍牆建立起來做什麼,純粹浪費人力。

    但在幽州這裏就不一樣了,畢竟這裏龍蛇混雜,有漢人也有異族人,說不定就有一個部落到了冬天沒飯吃就過來打劫了。

    所以要在這裏落戶,第一時間就要做好防禦。

    否則很可能「你產糧別人產槍,你豐收別人來搶」的局面,那就是真的蠢了。

    同時這些已經會說漢語,行漢禮,更經過勞動磨合有了相當不錯組織力的新唐人,在李泰指揮下,開始在這些荒蕪處建立村子,搭建圍牆,等到這些都完成的七七八八,又讓挖掘道路,跟幽州的大道開始相通了起來。

    這些人能跟着李泰,只不過因為當初在翻新鄭國渠時,李泰對待他們不錯,再加上幽州距離他們的家鄉更近,最重要得是他們在長安沒資產,這才是他們來的前提。

    就好像李泰對高陵的百姓也挺照顧的,但現實是在高陵當地有資產的百姓是不可能拋自己的資產然後跟着李泰去幽州重新開始的。

    而且難道以後李泰要是回到長安,他們又拋棄了幽州的資產跟着李泰繼續走嗎?

    這本來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相對於高陵百姓,到底還是這些浮萍般的異族人跟着來到幽州。

    因為對他們來說,自己去哪裏真的無所謂。

    甚至就算是李泰提出的雜籍與良籍的區別,他們也沒太多認識。

    畢竟他們自己也清楚自己是異族人,到哪裏都是低人一等,雜籍與良籍又有區別嗎!

    而現在,他們在李泰指揮下在三會海口附近,接近灘涂的區域修建起村莊,搭建起圍牆。

    三會海口可以理解成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附近,雖已有零星百姓匯聚,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裏沒村莊,更沒一個歷史意義上的名稱。



第一百七十五章 曬鹽法  
倚夜聽雨推薦:  陣修士  精靈之從頭再來  晉末的卯金刀  兵道爭鋒  夢境廝殺  一世仙朝  寵使  
隨機推薦:  豪門梟士  凡人:開局奪舍墨居仁  大道神主  一念誅天傳  寵嫁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耕耘貞觀"
360搜"耕耘貞觀"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