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事業群的改組,其實也是小夥伴公司減負和轉型的重要環節。
減負並不是財務上的負擔,而是管理上的負擔。各大遊戲項目組,直接歸小夥伴母公司運營,讓母公司行政管理人員大增,管的項目多了,身在局中難免沉迷於戰術,而忘記了戰略層面。
由于堅持原創,所以小夥伴公司自主創作遊戲的能力,在國內處於第一陣營。網易、金山等等公司,跟小夥伴公司都是有巨大的差距。
至於勝大公司目前利潤上不亞於小夥伴公司,但是以引進韓國遊戲為主。勝大對原創遊戲的重視力度不夠,也沒有耐心搞原創,所以,其利潤上可以不低於小夥伴公司,但研發團隊的規模和質量,遠遠不能跟小夥伴相比。
剩下的一些未來網遊豪強,網龍、搜狐、完美等等公司,目前還處於技術積累,還未有產品上市。
但同樣的,由於太過於重視原創。所以,小夥伴公司的遊戲團隊規模非常臃腫,至今已經超過2000多人。
並且,隨着大量新的遊戲項目啟動,幾乎每個月都在招募大量的新人。
越來越多的人,讓小夥伴公司更多精力都放在管人方面,對於市場的敏感,自然就大大的降低了。
改組之後的小夥伴公司遊戲事業群,直接領導的人員,一下子減少了一大半。人事管理方面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大減。於是,小夥伴遊戲事業群開始專注於充當一台遊戲項目孵化器。已經盈利的子公司,向遊戲事業群上交分紅利潤。遊戲事業群的ceo林小樹,則是負責審核、投資新遊戲項目。
等到遊戲項目能夠賺錢了,繼續剝離出去。如果,新遊戲項目失敗了。則是解散團隊,讓他們重新進行頭腦風暴,在遊戲事業群裏面組隊。策劃新的遊戲項目。
遊戲事業群不怕他們失敗,鼓勵成功的團隊成立公司。獨當一面。與此同時,失敗的團隊人員,依然留在公司內部,不斷進行創業。
創業原本就是高風險的,小夥伴公司可以給錢,讓他們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無數次失敗。只要他們還有野心,還在不斷的構思創意。不斷的尋找市場風口。那麼,小夥伴公司就不斷對他們投資,一直投資到,他們成功為止!
這其實才是小夥伴公司改組的未來方向!
很多的互聯網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有人不得志不開心。於是很多不得志不開心的優秀員工,都離職創業了。創業的項目,很多都是跟母公司搶生意。
這對母公司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損失。
小夥伴公司反其道而行,自己投資。鼓勵員工去創業。優秀的員工想要當老闆——可以!沒有錢,沒有團隊,那麼先在公司內部找人組隊。組隊完成之後。有了比較靠譜的創意和想法,就可以申請資金,成立自己的項目組。項目如果有前途,不盈利的話,母公司養着。如果項目非常盈利,團隊想要分錢,嗯,很簡單——剝離出母公司,成立的子公司。給他們股票。之後,按照股份進行分紅……
第一個完成這種機制改組的。是利潤最豐厚的遊戲事業部門。
如果,這個機制可行的話。王啟年會將至推廣到全公司所有的部門!未來小夥伴公司最好改組到,總公司精簡到只有百人左右。管理上百,就可以了。至於底下控股的子公司,加起來可能會有十萬人,甚至幾十萬人。但是……這些這都拆分成一個個可以運營的團隊,母公司不會在管理上投入多麼大的精力。
簡單說,就像是巴菲特,他投資的企業,加起來規模可能有百萬人。但是,巴菲特的團隊只有十多個人。買入很多公司股票之後,巴菲特都表示——我不可能給你提供經營管理方面的團隊,也不懂怎麼經營你的公司,但我覺得你的團隊很靠譜,所以,繼續按照過去的方式經營。我信得過你,就一直持有你的股票,遇到困難,缺錢可以找我借錢,這都好商量。如果,我不信任你了,就會選擇拋售股票,不再跟你玩了!
王啟年心目中,巴菲特那種團隊,才是最牛逼的團隊!如果,未來小夥伴公司,規模可以達到數千億美元以上,團隊卻精簡到幾十個,這才是永遠只考慮戰略,而不需要過去考慮戰術的超級團隊。
當然了……小夥伴公司距離那
第二百九十二章 潘多拉魔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