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3號,文學系的複試正式開始,一大早,王啟年起的很早,早早就到了考場上。
複試參加考試的考生已經很少,只有200人。大家集中在一個放映室中考試,而不像初試那樣分散在多個考場。
王啟年環顧周圍考生,心中暗想道,複試之後,有幾人能進入三試?
上午八點半,考試正式開始。
監考老師發放考試卷,考題是——影片分析與寫作,影片《秋菊打官司》。考生自由發揮,圍繞這部電影寫作文,題材不限,篇幅也不限。
等到電影開始放映後,眾多考生表情各異。
有的人和王啟年一樣,看過這部電影自是面帶欣喜,但大多數考生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就顯得有點緊張或沮喪了。
目測,大約只有三成的考生,充滿自信,應該是看過了這部電影。
王啟年顯然就是提前看過這部電影的有準備考生之一。
電影還沒放完,王啟年就開始奮筆疾書:
「……總的來說,《秋菊打官司》是一部張藝謀導演又一部拍給外國人看的中國電影。
為什麼說,『又』一部呢?因為,這種拿獎電影,在我眼裏已經嚴重的套路化和公式化,只要你按照『公式』去拍,有一定水平的中國導演,迎合了這一部分特定評委和觀眾的審美,拿獎是很容易的。
據我分析,我國不少電影在海外拿獎的共同特徵是——中國導演拍攝,用於抹黑中國的作品,就特別容易拿獎……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除了描繪中國一些落後面貌,抹黑中國的效果之外,《秋菊打官司》還是一部好電影!」
王啟年咬着筆桿子,知道電影開頭把一些海外拿獎電影的潛規則黑一遍,並不是目的,僅是為了亮劍,讓考官知道自己對電影行業是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
後面的文字,應該對張藝謀的電影捧一捧,畢竟,張藝謀是北影的一塊招牌。若是把張藝謀批的一錢不值,等於是打北影的臉。這樣的學生再有才華,北影也不會收的。
「……《秋菊打官司》裏面生動描寫了中國八九十年代初的社會風貌,通過電影可以客觀了解改革開放初的一些社會面貌,幾乎是一副類似於清明上河圖一般的社會全景圖。只不過,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古代大城市,《秋菊》描繪一個鄉村和小縣城。通過電影主角秋菊的視覺,幾乎全覽90年代初的鄉村、縣城的市井基層面貌……」
「不過,秋菊不斷上訪也暴露了一個問題——中國基層還是一個人情社會,無論執法的官員還是群眾,法律意識都非常淡薄。
這種描繪中國『醜陋』的一面,有助於拿到電影獎。但對於我國整體形象是有損害的,不是一兩個電影獎的榮譽,就可以彌補的了。
舉個例子,韓國人拍影視作品,只會拍好的,男的帥、女的俊,各種美化、修飾過的不真實場景。要藝術沒有藝術,要演技沒有演技。但是,他們靠着流水線一般推出偶像,讓韓流逐漸崛起,大有取代港台,成為亞洲流行風向標的架勢。去過韓國之後,發現他們拍的很假,不能體現真正的韓國。但是,他們這種吹噓、粉飾,是有着巨大經濟利益的。
韓流的影視作品在海外播放,會讓外國粉絲對韓國產生正面好感的形象,進而成為韓國的消費品的軟廣告。服裝、化妝品、家具、手機、電視、汽車等等眾多產品,因此而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荷里活同樣是在電影裏面美化美國的科技和現代化,因此,他們的電影並不是僅僅是文化影響力,也增加了國家產品綜合的影響力。
限於考試時間和文章篇幅,關於電影市場這麼大的題目,暫時不能展開評述。我們接着談《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本身。
這部電影的主線,就是秋菊不斷上訪,要告村長。而糾紛,並不是多大的冤讎,僅是為了意氣之爭。
衝突的起因是秋菊家違法在田裏面建辣子樓,作為國家基層幹部的村長,必須要盡責去阻止這種行為。而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發生了口角之爭,秋菊丈夫辱罵村長,稱其行為是『絕子絕孫』,因此,村長產生了怒火,兩人開始產生了直接的肢體衝突,也就是打架,在打架過程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