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成立交通行,最自豪的不是控制了多少銀子,而是建立起產業和金融的完美聯結,這玩意放在工業革命之後,就叫做財團。
作為把歷史課本背的很好的乖乖寶,唐毅一直以為工業革命是個神聖的東西,是天才的哈格里夫斯在上帝的指引下,發明了神奇的珍妮機,從此之後,一架紡車能織出兩根、四根、八根……紗線,紡織效率呈現幾何倍數增加。
在珍妮機的帶動之下,偉大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將人類帶入了工業時代……
真正到了明朝之後,唐毅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在神奇的東方大地,老早就出現了能同時紡織多根紗線的機器,就在太倉,有二個人當八人的攪車,有的地方還使用水力紡紗車。
觀察一圈下來,唐毅徹底打消了當發明家的衝動,大明的工匠已經足夠優秀。制約他們的難題不是發明什麼,而是如何利用。
就拿紡織機械來說,雖然可以提高效率,但是織出來的紗線粗細不均,經常斷頭,質量不能保證。再有很多紡織作坊原料有限,而人工卻非常便宜,使得他們必須走精品路線。空有機器,也沒法大規模推廣。
代表大明紡織工藝最高水平的織造局,下屬的作坊還都用相對原始而穩定的紡車。
弄清楚這些之後,唐毅就把自己的重點放在整合力量,進行商業模式革新上。
比如他採取加盟制,吸納作坊加入,訂立統一的標準,規範質量。同時又以整體出擊,去談棉花供應,去談市場開拓。
有了充足的原料,加上廣闊的市場,多生產就能帶來更多的利潤。再把最優秀的工匠集中起來,讓他們設計最高效。最標準的織機,賣給各個作坊。
技術和商業的雙重突破,帶來是整體利潤增加。不管是作坊主,還是普通織工和工匠。也不管是上游的棉商大戶,以及普通的百姓,每個人都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一個項目成功,徹底說服了交通行背後的世家和商人,他們鼎力支持。利用交通行的資本,全力推動產業整合。
可以說,交通行雖然資本未必贏得過晉商四大錢莊,可是戰鬥力,動員力,組織力,都遙遙領先世界……
自從唐毅預感到蘇州的危機之後,就果斷下令,停止出貨,全力增加庫存。幾個月下來,交通行已經準備了豐厚的彈藥,可以和趙旭等人一決雌雄了。
遮天蔽日的船隊從鹽鐵塘進入吳淞江,送到了蘇州碼頭。
百姓們翹首以盼,好多人都以為是糧食來了,急忙沖了上去,擠得人山人海。船隻靠岸,搭好了跳板,苦力扛着布匹走到了岸邊,隨意地堆積。很快就變成了小山。
百姓一見是布匹,大大失望,忍不住抱怨道:「別往蘇州運這些玩意了,連飯都吃不上。誰有閒錢買布啊!」
婦人扭頭離開,可是其他人心思活絡,蘇州城不只是缺糧食,布匹,煤、木炭,什麼都不夠。好些人家連婚事都推遲了,要是價格公道,買一點也不錯。只是大家都不抱希望,這段日子以來,他們根本就不相信商人能有良心。
有個老婦仗着膽子問道:「布多少錢一匹?」
「呵呵,老太太,棉布四兩八錢,要是十匹以上,還能便宜。」
「多少?」
所有百姓都嚇了一跳,剛剛離去的婦人又擠了回來。
開玩笑,蘇州的糧食都突破十兩,布匹更是更是到了十七兩,十八兩,絲綢突破三十兩,直奔着四十兩去了。
這邊只賣四兩半,別是開玩笑,逗大傢伙玩吧!
看着大家懷疑的目光,一個大胖子不樂意了,他大步走到百姓的中間,大聲說道:「鄉親們,昌文紙店知道吧?自從開張以來,我們賣的筆墨紙硯,家具用品,哪一樣不是最便宜的?告訴大傢伙,囤積居奇,掙黑心錢,不是我們的作風。布匹比往年是貴了些,可是沒有辦法,那幫生孩子沒p眼的孫子把棉花價格炒的老高,我們也是沒辦法。不過我錢胖子可以告訴大傢伙,我們不會多賺一個子!」
聽到昌文紙店,有不少書生都知道鼎鼎大名,他們的文具就是在那裏買的,也的確以物美價廉著稱。
有幾個文人打扮的傢伙擠出來,拿起布匹看了看,厚實柔韌,織得很密。唯一的缺陷就是線
第254章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