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天關心!」
正月里,皇帝前往國子監看望備考的監生,也在這裏一同接見了各省入京備考的舉人代表們。
在這場巡視國子監,看望監生考生的活動里,皇帝卻突然提筆給國子監寫了一副對聯。
這副對聯在明末實在太有名了,幾乎無人不知。
「多年前,一個風雨之夜,陳雲浦先生乘船在橋下避雨,岸邊有一戶人家透出微弱燈光,能看到兩個孩子在燈下苦讀的剪影。陳先生有感而發,吟出一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屋內讀書兩個孩子之一,居然對出一句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大家都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吧?」
下面眾多士子脫口而出,「無錫東林先生。」
「沒錯,那個孩子就是顧東林顧憲成,後來他萬曆八年中進士,歷任京官,官至吏部文選司郎中。」
萬曆二十二年,朝廷會推閣臣,顧憲成提名之人為神宗所厭而被削去官籍革職回家。
十年沉寂後,顧憲成與弟弟顧允成重修家鄉東林書院,偕高攀龍等講學其中,又同安希范、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等發起東林大會,制定東林會約。
講學之餘,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指陳時弊,銳意圖新。
漸以東林書院結成了一個東林黨,自稱東林人。
顧主張志在世道,躬行實踐,反對空發議論,脫離實際,因此傾動朝野,無數士人仰慕應和,聞風響附,皆以東林為歸,一時盛況空前。
隨駕前來的一眾官員們都對皇帝突然發表的這番言論有些意外。
而底下的監生、舉人們卻都興奮不已。
雖說東林在明末因為黨爭,其實也有些爭議,但仍還是士大夫們的主流,甚至有幾分明末的政治正確的感覺。
朱以海卻還在繼續道,「當年顧憲成等復興東林,聚眾講學,定下書院會約,每年一大會,每月一小會,會各三日,每會推一人為主,有問則問,有商則商,凡在會中,各虛懷以聽。」
「朕深以為然,顧憲成絕對是大儒也。」
「有學問,更有思想。東林書院初創於北宋,是大儒楊時講學的地方,後來顧憲成重建,走過儀門,迎面是三間四柱五樓的石牌坊,坊額題有四字,你們知道哪四字?」
有人說是東林舊跡,有人說是後學津梁。
隨駕的冒辟疆站了起來,「是洛閩中樞四字,意在稱讚楊時在洛陽二程和福建朱子理學發揮承上啟下作用。」
這位掌印都給事中的話,引來陣陣稱讚聲。
當年復社四公子,也是年輕士子裏偶像,復社又稱小東林,政治上是一脈相承。而這幾年,這四公子主編幾大報紙,又掌握科道,刷新吏治,整頓朝綱,監督司法,確實也是大出風頭,政治聲望極隆。
甚至已經被稱為東林四君子。
還有人稱他們是東林新一代領袖,劉宗周黃道宗這種不完全算東林,祁彪彪姜曰廣呂大器等人甚至都老了,如今東林就得靠這四君子主持,甚至之前因彈劾阮大鋮而被貶的顧咸受等,也都是名望大增。
冒辟疆站在那裏,對一眾監生舉人們點頭示意,然後坐下。
朱以海面上仍滿是微笑。
「朕很佩服東林先生,每每讀到當年東林初建時的那種風聲雨聲讀書聲的盛況,也是深感震動。
當年東林先生他們持名檢,勵風節,嚴氣正性,侃侃立朝,而從東林書院最早走出來的那批東林人,為官清廉,民望清澈,在政綱敗壞的那些年,這無疑清正了朝廷和社會的風氣,
東林曾經是天下名望,是士林代表,是正義的化身!」
冒辟疆坐在那裏,聽到曾經二字,心中一震。
他敏銳的感覺到了幾分不好。
曾經是天下名望,曾經是士林代表,曾經是正義化身,那就意味着現在已經不是了?
這幾年,四公子確實是仕途、名望俱增,從最早的復興報,到如今諫報等,四公子一人主編一份大報,還編了不少書刊,更別說執掌六科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