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朱北上,朱標監國,也有兩年時間。沒有了父親的壓制,朱標越發自信起來,那種上位者的氣度,一日強過一日。
君臨天下,駕馭這個龐大的國家,確實需要這樣的氣度。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朱標的火候還是差了一些,這個國家也太大,太複雜了。
因為朱標不管怎麼努力,他都發現,災荒,飢餓,甚至是流民,依舊不斷出現……雖然規模很小,但也不能視而不見。
最諷刺的是,前年的時候,濠州等地出現了災荒,對了,此刻的濠州,已經改名鳳陽,作為大明的龍興之地,居然出現了大面積挨餓的情況。
所幸緊急調撥了一批糧食,才沒有出大事,但是也嚇得朱標冒了一身冷汗。要真是鳳陽出現民變,朱元璋還沒死呢,就冒出一個新的朱元璋,這大明君臣,樂子就大了。
朱標不得不打起精神,仔細研究,到底問題出在哪裏?
真是他不行,還是地方官吏出問題?
又或者是老天爺作對?
經過差不多一年左右的調查了解。
朱標很無奈承認,或許這就是農業社會的常態,三年旱三年澇,災荒不斷,民生艱難。
朱元璋剛起兵的時候,由於戰亂,人口逃亡,土地撂荒。這時候推行大規模的均田,每家每戶,能拿到的田畝很多,而且剛剛得到土地的百姓,還想着成家立業,因此建房子,結婚的也多。
這樣一來,大量的餘糧拿到了市面上。
再加上興修水利,極大增加產量,所有才有了一段時間的繁榮。
以淮西等地為例,納入老朱治下,已經超過二十年了。
最早生出來的孩子,現在已經當爹了。
暴漲的人口,很快將多餘的土地瓜分一空。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一家最少三五個孩子,多少餘糧都不夠吃。
這幾年又陸續發生水災,旱災,蝗災……老百姓的積累迅速榨乾,如果不救濟,就會出現流民。
其實這也就是歷代的常態,基本上立國三五十年,甚至更短,就會出現一大堆的問題……想辦法勵精圖治,能勉強過一百年。
等到一百四五十年以後,已經是遍地窟窿,這時候天降猛男,推行斷然措施,又能延壽一段時間。
到了連改革都改不了的時候,那就只能等死了。
大明朝連開頭第一階段都沒有走完,畢竟嶺南,湖廣,巴蜀,乃至中原,還有多餘的土地,還可以推動移民。
保守估計,再有二三十年,才會真的大面積爆發危機……
可朱標捫心自問,二三十年,也不是多長的時間啊!
自己完全能活着看到那一天!
而且現在不着手解決,到了積重難返的那一天,就真的沒辦法了。
幾乎一瞬間,朱標就意識到了,唯獨發展工商,才能解決問題。
不得不說,張先生是真的厲害,大明剛立國沒幾年,張希孟就在說這事,並且已經做了安排,彼時不理解的人居多,張希孟幾乎是頂着所有壓力,勉強向前推行。
現在朱標後知後覺,明白了先生的厲害。
可還剩下一個問題,到底要怎麼辦?
具體怎麼利用工商的力量,打破現在的僵局……朱標不得不召集群臣,商議這事情,以孫炎為首的朝中重臣,齊集一堂。
有關討論早就有了,此刻大傢伙也都心裏有數,到底要怎麼辦,其實也算不得毫無頭緒。
「殿下,說到底,還是要把人從土地當中,釋放出來……要改變原來的方略,讓整個大明都動起來。」
孫炎剛剛說完,汪廣洋就道:「孫相,一直以來,我們做得都是讓老百姓靜下來,要解決流民的問題,要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吃飽肚子。驟然逼着百姓動,這事情可是不小啊!」
孫炎點頭稱是,「確實如此,也幸虧張太師早早佈局,現在才有機會。我的意思,要打破一個個堡壘,重新塑造大明的格局,才能有機會!」
孫炎講的是什麼呢?
說起來也不複雜,就拿
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