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如果朱元璋知道朱允炆會在一連串戰敗後派人去跟朱棣協商劃江而治,一定會從棺材裏爬出來將朱允炆掐死。筆神閣 m.bishenge。com
當然,更加可能的是朱元璋剛活過來,得知朱允炆是怎麼治理國家,給立刻又氣得死了過去。
燕軍已經進兵到泗州,距離應天已經不足兩百里!
在中樞朝廷的君臣想來,燕軍都已經打到泗州,是不是等於燕軍進兵沿途的各府已經淪陷了呢?
然後,要是那些府、州真的全部淪陷,其它地方的府、州是不是也馬上要歸了燕王?他們是不是很快就會「令不出京城」了呀!
他們會那麼害怕和急迫的原因在於,近期一再對外調兵,哪個地方的回覆都是兵源枯竭。
其實,能不兵源枯竭嗎?中樞朝廷第一波調兵一抽就是十三萬,第二次調兵乾脆就是一拉六十萬,兩次抽兵不但把應天周邊各府、州的衛所給抽空了,連帶山東諸府也是幾乎抽了個一乾二淨。
所以,應天周邊哪還有兵源給中樞朝廷調遣,難不成要將應天最後的五萬守城兵馬給丟到江北?
「朝廷已然無兵可調,谷王莫再猶豫。」道衍一臉的笑眯眯,三角眼眯成了小小的縫隙。
地點在應天的谷王府邸。
這個谷王就是原先坐鎮宣府的「塞王」之一,得到中樞召喚帶上數千兵馬南下,到了應天就發誓要跟燕王朱棣勢不兩立,結果中樞朝廷在擁有絕對優勢下竟然讓局面演變成現今這般模樣,着實是……
今年才二十二歲的朱橞當然還很年輕,做夢都想不到朱允炆會敗,並且還在兩年的時間內弄到隨時會失去帝位的地步。
「四哥若來,本王自有主張。」朱橞既然願意見道衍,尤其知道道衍是誰,肯定是心裏有了主意。
在諸多藩王之中,人在應天的其實有幾個,獨獨朱橞手裏還有掌有兵權。
朱橞從宣府帶來了三千兵馬,也不知道是朱允炆看不上,還是個什麼情況,反正三千兵馬一直被朱橞捏在手裏。
眼見着燕軍已經快要兵逼長江,一度有大臣建議朱允炆讓朱橞帶上兵馬去長江佈防,得知消息的朱橞求見朱允炆,一番痛哭流涕說是要留在與朱允炆共患難。
反正就一個意思,哪怕是死,朱橞也要陪着朱允炆在應天一起赴死。
朱允炆可能是信了,又或者想起自己是怎麼迫害一幫叔叔,有一個叔叔還願意跟自己一起共渡難關很難得,同意了朱橞留在應天的請求。
可能是朱橞的表演着實成功,獲得了朱允炆的信任,還被分派了固守金川門的任務。
哦嚯!?
朱允炆登極前後就各種針對藩王,還有藩王願意跟朱允炆同生共死,好稀奇的事呀!
中樞朝廷很是大力宣傳谷王的忠義,用意當然是想讓天下人「明白」朱允炆並不是針對所有藩王,僅僅是針對某些有反意的藩王而已。
朱橞負責看護的金川門在哪?並不是皇宮的某個城門,它是應天城在正北方位的一座城門。
應天並不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外郭其實有點彎,金川門在長江邊上,它是應天的十七座城門之一。
道衍來應天已經快兩年的時間,躲了一年多沒有到處溜達,宅着指揮暗探各種收集消息。他是等燕軍一再對朝廷軍戰而勝之,兵進濟南府才開始活動起來。
「殿下率軍渡江,殿下可與曹國公共事。」道衍前面那個殿下指的是朱棣,後面的殿下就是稱呼朱橞了。
「曹國公?」朱橞先是有點茫然,隨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說道:「勿怪朝廷一敗再敗,原來……」
臥槽!
原來李景隆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早就暗中投靠了燕王,難怪一再帶着朝廷的兵馬去給燕軍送人頭!
朱橞真的感到太震驚了!
好些無法解釋的事情,得知李景隆「早就」投靠朱棣之後,好像也就能解釋得過來。
道衍知道朱橞誤會了,心想:「我是順水推舟呢?還是給解釋解釋。」
「殿下,曹國公乃是近日方幡然悔悟。」道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