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小公爺 > 第342章 相互算計,相互妥協

第342章 相互算計,相互妥協

    測試廣告1當聽李雲睿說出自己的打算後,讓李景隆轉變了轉念。愛字閣 www.aizige.com李雲睿之所以攛掇李景隆這樣做,就是想打亂朱棣的計劃,順便給朱棣添點堵。

    遷都是板上釘釘的事,這一點誰都擋不住,魂穿而來的李雲睿,對此深信不疑。

    永樂四年,朱棣下旨營建北平行在,很多文官反對,朱棣殺了很多官員祭天,才消除了反對意見。由此可見,朱棣態度之堅決,行動之果斷。

    但為什麼直到永樂四年,朱棣才這麼幹?李雲睿分析了一下,原因很簡單,還是朱棣對朝局的掌握力度不夠,一些政敵還沒有打掃完全。

    從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到現在,朱棣上台兩年不到,朝堂之上有建文餘黨跟他唱反調,京城之外還有數百衛所,這些衛所的主要將領,都是洪武、建文朝的臣子,將領們是否跟朱棣一條心,還未可知?

    有人會說,為什麼不統統換掉?

    朱棣敢嗎?

    以衛所將領為例,他們都是在軍隊中深耕了幾年、幾十年的人,可謂根深蒂固。

    萬一他們不爽,鼓動軍隊譁變怎麼辦?派大軍鎮壓嗎?大明有多少軍隊,可以派出去鎮壓叛軍?朝廷財政受得了嗎?文官會不會使絆子?會不會造成星火燎原之勢?

    管理一個國家,不是看爽文,帝王一個命令下去,浮屍千里,血流漂櫓。

    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越是掌握核心決定權的人,越要學會妥協,最後力爭達到利益均沾,彼此平衡;想吃獨食、貪心過重的人,往往死的比較慘。

    比如朱允炆一上台,自己的位置還沒鞏固好,就朝着藩王下死手,這種做法肯定會讓人忌憚,從而失去一些潛在的支持者。

    朱棣是只老狐狸,他深得其中三昧,有些事只能徐徐圖之。

    現在朝廷六部和的主官中,兵部尚書金忠是朱棣的心腹;禮部尚書李至剛曾被建文帝下獄,才被朱棣看中擢升為禮部尚書;刑部尚書鄭賜曾與朱棣共事,靖難時鄭賜曾帶兵抵抗過朱棣;除此之外,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工部尚書黃福都是建文帝重用過的人,都官居左侍郎。


    朱棣甘心嗎?當然不甘心!但他沒得選……

    因為朱棣手上沒文人,沒文官!

    靖難之役,朱棣以北平一地抵大明全域,那些心思玲瓏地文人士子,都不看好朱棣,為身家前程計,沒有人願意投奔到朱棣手下效力。

    紀綱,一個窮途末路的秀才,跑到大營里投奔朱棣,都能成為正三品的錦衣衛指揮使,可以想像一下,朱棣有多缺人?

    所以,李雲睿分析,朱棣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缺少讓眾臣心悅誠服的時間,如果再給兩年時間,原本忠於朱允炆的人,也知道大勢所趨了,就會扭轉心意。

    因為時間是最好的分辨儀,它能幫人分辨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歲月是最真的過濾器,它能幫人過濾出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是官位真?還是忠君真?是枷鎖好?還是當貳臣好?

    隨着時間的流逝,聰明人都會做出選擇,尤其是朝堂的官員,他們會給自己找無數的理由,說服自己,背叛原來的信念。屠龍少年,最終會成為惡龍,人終會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李雲睿就是不想給朱棣這個時間!

    李景隆在朝堂上,正式提出遷都的建議,無論怎麼樣都會攪動朝局,朝局一亂起來,朱棣就要分心,開始權衡利弊得失,或安撫朝臣,或強行推進,或隔岸觀火。

    無論哪種結果,都會牽扯朱棣的精力,他就不會將注意力落在打擊李家身上。

    除此之外,李雲睿還給朱棣和朱橚挖了個大坑。

    李景隆陳述的三大條理由中,提出必須改變諸王靖邊制度,背後的含義就是讓朱棣削藩!

    諸王靖邊制度,也叫塞王制度。太祖朱元璋建大明後,效仿春秋時,諸侯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封自己十三個兒子為塞王,分別是韓王、沈王、遼王、寧王、齊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安王、秦王、慶王、肅王,讓他們統轄漠南諸衛所,東至遼海,西至酒泉,延袤萬里。

    塞王的權力很大



第342章 相互算計,相互妥協  
錦衣衛僉事推薦:  
隨機推薦:  我有一個修仙世界  我的1995小農莊  全球覺醒:開局加入聊天群  望仙門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小公爺"
360搜"大明小公爺"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