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劉新彥與劉君二人徹夜長談。
沒有人知道他們二人談了些什麼,下人們也只知書房中曾傳出劉君絕望的慟哭。
天明,劉君從書房中退出。
而這唯一有考證的細節被後世的史書所記載:
「君神色悽苦,扶門而立,久久不願離去。文彥(劉新彥字號)揮手送別,君終是釋門行禮。禮畢,君暗慟感言:『兒拜別父尊,父尊應保重身體;昨夜之徹談令兒如赴深淵,望父尊三思再三思。』文彥無動於衷,回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史稱「書房訣別事」。
後世的史書當然知道劉君為何一夜長談後會「如赴深淵」,也明白劉君為何會勸劉新彥「三思再三思」。
但今日的劉府卻還並不知道它的主人在這一夜做出了怎樣的決定,又會怎樣影響整個帝國。
耀宗五十六年,十月七日。
邊境七軍遠征受阻的消息傳回帝都。
一切如劉君所料,帝都這座火山終於爆發了,而這只是前奏。
率先發聲的是朝廷大臣。
言官上書參奏,痛斥遠伯侯欺上瞞下、擅動軍隊、結黨營私、禍國殃民,最後懇請皇帝嚴懲遠伯侯,以正朝綱。
此時言官的上書只能算是試探,既沒有點明最大的禍首太子殿下,也沒有懇請皇帝嚴查整件事情的前後脈絡。
可以說,這幾份奏疏就是朝廷大臣們打出的試探性一槍。
而耀宗帝,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只是在奏疏上蓋了戳。
請注意,這裏只是蓋了戳,並沒有描紅批覆。
這相當於耀宗帝告訴大臣們。
「朕已讀,但不回復。」
但對於擅長琢摩皇帝心思的大臣們來說,這便是回復。
耀宗帝沒有處理上書的言官,那說明他是認可了言官說的。
至於,為何沒有批覆,或者說處理遠伯侯。
這在大臣們心裏也是可以理解的,遠伯侯畢竟是皇親國戚,還掌管着邊境重兵,怎可輕易拿捏。
於是乎,大臣們開始大舉進攻,誓要試出耀宗帝的底線。
不出半日的時間,言官們便集體上書,涉及範圍之廣六部幾乎皆有大臣上書;參奏內容之豐富,幾乎是涵蓋了宗室勛貴的所有的成員。
但,大家最終的目標卻空前一致,那便是直指太子黨!
這還不算完,又過了一天,事態便已經發展到有大臣以罷官致仕相要挾,要求皇帝立察太子出兵一事。
更有剛烈者,直接來到朝明街前靜坐,以示「報國」之堅定決心。
大臣們的這一行為徹底引爆了帝都這個火藥桶。
緊接着,前來參賽的外地宗門世家紛紛要求帝都府解除天葬秘境封禁,要求太子唐世平給天下一個交代。
而帝都的百姓們也陷入了恐慌之中,唐皇朝這幾年本就國運衰弱,如今又主動起兵挑事,百姓們深怕周圍的國家因此聯合起來對抗皇朝。
帝都徹底亂成了一鍋粥,耀宗帝迫於各方壓力,再也不能裝聾作啞了。
不過,你以為那些士大夫們這就贏了?
那你就太小看耀宗帝了。
十月八日,耀宗帝下旨,要求大理寺徹查天葬秘境遺族之事。
這便是耀宗帝的智慧。
如今帝都混亂,太子謀逆、邊境動兵、封禁秘境三件大事互相糾纏。若是打眼一看,很難捋清其中脈絡,更別提將三件大事統一解決了。
但耀宗帝便看到了貫穿其中的一條關鍵因素。
那便是遺族!
不論是太子動用邊境七軍征討雲夜國,還是封禁天葬秘境,他的理由都是有遺族混入。
而遺族又是整個大陸最畏懼,最擔憂的痛點。
以此作為切入點,便可暫時穩定當前混亂的局面。
果不其然,這一道旨意的下達,不僅將各方混亂的聲音暫時鎮壓,還成功的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壓力轉移到了大理寺身上。
迫於各方的壓力,也為
第四百三十四章 墜龍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