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大宋世祖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使途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使途中

    測試廣告1    蘇轍一行乘坐的是大號官船,在滔滔河水上乘風破浪,順流而下,疾如奔馬。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子由公,吾等怎麼要在這白馬津棄車轉船?」副使、禮部郎中李格非問道。

    沒等蘇轍開口,在另一邊的副使、鴻臚寺少卿李夔李夔開口答道:「文叔兄,去河北,順流而下,最快捷不過了。至於在白馬津轉船,文叔兄沒去過京畿以西,所以不清楚情況。蒲州、孟津、白馬津等處,都有浮橋連結南北。這段河面上的船隻,都是分段而行。上面順河而下的商旅,到了白馬津,都要換船。」

    李格非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斯和兄果真是幹吏能臣,如此事情信手拈來。不像某,尋章摘句,不通實務。」

    「哪裏哪裏,文叔兄少小成名,師出名門,道德文章,名譽山東,豈是斯和這等濁吏能比的?」

    蘇轍眉頭微微一皺,他從兩人的對話中,聽出隱隱的不對付。

    這是本朝文人的特質。

    稍微有些才學,就持才傲物、自視甚高,這個不服,那個不屑。李格非和李夔,都各有所長,也各有各自的傲嬌。

    要是喚作從前,蘇轍一定會分別談話,苦口婆心地勸導兩人。自從跟官家交談過幾次,他已經決定嘗試改變下作風。

    「文叔,斯和,你二人身為出使北遼的副使,對此次任務,有什麼看法?」

    蘇轍的開門見山,讓李格非和李夔兩人有些猝不及防。

    大宋官場此前的作風,溫文爾雅,非常含蓄,哪有蘇轍如此直接。

    可是蘇轍的問話,兩人必須鄭重回答。

    蘇轍年紀只比兩人大六歲和八歲,可名望、官職等各方面要高出他們許多。

    尤其李格非,元祐六年(1091年),在太學轉遷博士,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在館職,受蘇軾兄弟指點,俱有文名,稱為蘇門「後四學士」。

    必須得恭謹。


    「此次議和,難度重重。表面上看,去年北遼主持,我宋夏兩國罷兵議和,然夏國今歲悍然出兵,圍攻我銀州...」

    這是李格非插話道,「銀州乃西夏龍興之地,屬靜難五州之地。」

    李夔當即反駁道:「我大宋奉天承運,繼前唐寶符,銀州屬靈武北地舊地。且西夏李氏初為靜難軍節度使,曾奉圖納土,以靜難五州回歸我大宋。後來狼子野心,裂土自立,此為不臣謀逆之舉。故而,收復銀州,理所當然之事。」

    ...

    兩人的爭論,蘇轍靜靜地看着。

    這就是實務官和清流之間的差異。

    李夔中過進士,後來又歷任地方,尤其在鄜延路親身經歷過戰事,所以態度非常明確地認為西夏之土,乃靈武故地。

    李格非沒有中過進士,但一向以文學出名,是清流中的翹首。

    在他們眼裏,不要說銀州,就是靈武、隴右等地,都是遠在天邊的苦寒之地。為了這些雞肋去拋頭顱灑熱血,浪費民脂民膏,十分不值。

    不如棄之,不僅省去軍費,免除戰火,還能盡顯我朝仁德大度,教化蠻夷西夏。

    「君子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這世界是謙謙君子的世界,所有人生來善良,卑鄙小人只是被貪婪蒙蔽,只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總會開悟明理。他們卻不知,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沒有君子和小人,只有強者和弱者。」

    這句話自己好像在《半月雜談》裏見過,作者是龍泉山人。

    蘇轍沒由來地想起這段句。

    此時,他突然明悟到自己臨行前官家的交代。

    「出使北遼之事,責任重大。原本要精心挑選人選,切切準備。只是事出突然——朕也沒有想到劉法會把涼州城打下來了。所以就事急從權。但子由先生,朕還是信得過,相信你能擔起這副重任。不過朕希望,在去北遼的途中,要做的事情就是統一思想...」

    「使團內部,尤其是正副使之間,各有想法執念,談什麼團結一致,齊心協力?...」

    統一思想,上下一心。

    蘇轍心裏苦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使途中  
破賊校尉推薦:  大順小吏  朕就是萬曆帝  
隨機推薦:  從機械獵人開始  從影視世界學習技能  茅山天師  聯盟:開局嗩吶,送走了周姐呆妹  輪迴路上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宋世祖"
360搜"大宋世祖"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