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等一大批人投降大明,就算保持了自己的武裝,李自成也恥於與他為伍。
他目前的實力甚至還沒有羅汝才等人,尤其是面對洪承疇,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最讓他驚詫的便是賀今朝,竟然又殺了幾十萬的官軍,佔據了四川。
如此一來,他便是擁有三省之地,已然成長為天下第一大賊頭。
反觀他自己,如今在剩下幾千人在河南流浪,洪承疇還在追着他撕咬。
「想不到賀兄弟已經把西南連成一片了。」
李過倒是賀今朝發展的越來越來,實在不行,咱們去投奔他。
但已經是闖王的李自成不願意屈居人下,聽出來李過話里的意思:
「我們也應該向賀兄弟學習。」
就算李自成目前只剩下幾千人的闖王,可就算剩下他一人,他也不願意放棄闖王這個名號。
「洪承疇一直都在咬着咱們。」李岩手裏捏着樹枝道:
「那狗皇帝說下了罪己詔全力圍剿錘匪,如果洪承疇能夠前往四川,那就給我們一些喘息的機會。」
李自成搖搖頭:「狗皇帝的話,到了下面能有幾個人真正貫徹到底的?
否則我們早就被官軍絞殺乾淨,也留不得現在還能吃飯的傢伙。」
幾個心腹也是連連點頭,倒是這個道理。
現在誰還把大明皇帝的話,當回事啊?
就算皇帝說不殺你,可底下的官員先宰了你,難不成皇帝就能阻攔了?
「難不成我們也跑到湖廣去?」
「不要。」
李自成摸索着下巴搖頭,他要是跑到湖廣去,說不定能被河南湖廣的官軍夾擊,更是得不償失。
幾個人又是陷入了沉默。
尤其是李自成心裏不得勁,想當年賀今朝還在他後面舉事的,且同為驛卒,相互比較,實數正常。
看着賀今朝的實力越做越大,再看看自己只有幾千殘兵敗將,連個穩固的地盤都沒有。
這些年河南的百姓,都願意跑到山西去逃荒,錘匪的名頭早就在河南傳開了。
所以李自成在想要捲起河南百姓跟隨他起義造反,倒是有些困難。
畢竟連個穩定的地盤都沒有。
「往陝西跑也沒多大希望。」
李自成站起身來熘達了幾個來回:「為今之計,還是想想如何壯大自身才是正事。」
他不願意去投靠賀今朝。
「均田免糧,平買平賣,割富濟貧,咱們得切實落下去。」
作為重要謀士的李岩率先提了一嘴。
均分土地,不向地主交納地租,也不負擔國家的賦役。
百姓們都沒有自己的土地,還要給國家上交賦役。
李岩認真分析發現,賀今朝的策略也是這樣。
種田上他跟百姓五五分賬,買賣公平,軍紀良好,不會出現欺壓百姓之事。
最重要的是割富濟貧,賀今朝一個窮驛卒,哪裏來的財富幫助他養那麼多的兵馬?
還不是靠着劫掠大明藩王以及有錢人。
只不過從一開始賀今朝就堅定的執行這個策略,且一步一步站穩腳跟,像今天這樣滾雪球一樣壯大自身。
只要給闖王些許喘息的時間,李岩相信自家也可以做到這個地步。
拋除錘匪,其餘流寇當中軍紀最好的便是李闖王的部隊了。
「即使有河南百姓聽說賀今朝的策略,可孱弱的百姓,哪有多少力氣可以千里行進前往山西,路上會死很多人的。」
李岩站起身來拿着樹枝道:「闖王,只要大明還在強行讓百姓交納賦稅,那這天下就有我們的安身之處。
大明官府會源源不斷的把人都推到我這裏來,依我看,只要我們挺住這一波,也能發展壯大。」
「嗯?」李自成看着李岩道:「你且說說。」
「當今天下形勢,錘匪一家獨大佔據三省之地。」李岩先指了指西北方向:
「山陝之地地形極好,賀今朝沒有好時機,斷然不會出兵
第九百五十七章我也是想進步的(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