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抽練?」
崇禎又緊接着追問了一句。
畢竟九邊中的延綏、寧夏、甘肅,固原、臨桃、山西六鎮,皆是落入了賀今朝手中。
楊嗣昌給出了解決辦法,宣府、大同、山西三鎮,有兵十七萬八千八百餘,三總兵各練一萬,總督練三萬。
遼東、薊鎮兵四十萬,延綏、寧夏、甘肅,固原、臨桃五總兵各練一萬,總督練五萬。
外自錦州、內抵居庸,東西策應,余授鎮、監、巡撫以下分練。
通州、昌平督治二侍郎,設保定一總督,合畿輔、山東、河北兵得十五萬七千有餘;
四總兵各練二萬,總督練三萬。
北自昌平,南抵河北,聞警策應,余授巡撫以下分練。
按照這一方案,抽練總數為二十七萬精兵,再加上分練的五十萬人。
朱由檢一想到手頭將有這麼一大批精兵,實現「制虜滅寇」的宿願自無問題,於是欣然批覆就這麼辦。
我大明雖然沒有百萬精兵,但抽調出近三十萬人,還是能夠中興大明的。
崇禎顯得頗為興奮,想想就覺得有些激動。
特別是祖大壽在寧錦一線抵禦清軍,着實讓崇禎無法放下心來。
因為大凌河戰事的失敗,祖大壽諸多養子侄子全都在清廷里效命。
屢次來劫掠大明的那波人馬里,說不準就有他們的存在。
祖大壽這個人遲早是要降清的,崇禎是非常肯定。
所以才會想着要在薊遼里再練新兵,同意楊嗣昌的建議。
不僅如此,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也提了意見。
自從弘治朝以後,還沒有舉人做過尚書的。
如今大明軍事危急,諸多大臣都不願意當兵部尚書。
所以他們才華會花錢走關係,結果由陳新甲這個舉人出身,能夠力壓諸多狀元進士之類的當上兵部尚書進入內閣成為大明***。
反正自從崇禎登基以來,擔任兵部尚書的人就沒啥好下場。
目前也就是楊嗣昌因為得皇帝寵信,因清軍入塞被落了職,但依舊受到重用。
眾人也都覺得陳新甲沒啥好下場,他可不會向楊嗣昌那樣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思。
但陳新甲也是個有魄力的人,接替盧象升為宣大總督後,也想要干出一番事業。
特別是曉得山西巡撫許鼎臣的做法後,他又想出了一個高招。
他認為「流寇」之所以難平,是因為他們出沒無常,流動不居。
要想「滅寇」,關鍵在於加強地方武裝。
因此,他建議地方政府實行「裁練」。
具體說來就是府裁去通判,設練備一職,品級相當於官軍的守備。
州裁去判官,縣裁主簿,添設練總一職,相當於把總級別。
練備、練總隸屬於知府、知州、知縣,專門負責訓練民兵(或稱鄉兵)。
民兵的任務是捍衛鄉土,不得調往他處。
並且規定數額,每府練民兵一千、州七百、縣五百。
如此一來,無論是流寇,還是錘匪,亦或者清軍入塞,各地都能守城。
尤其是清軍是來搶掠的,他們不會攜帶易於攻城的重炮,只要能守住城池。
他們就不會死磕,而是繞道而行。
若是京畿附近各州縣,全都如此,下一次清軍再次入塞,定能讓他們白來一趟。
逼着他們走山西去劫掠錘匪。
那錘匪治下百姓沒有經過這種事,必然會驚慌失措,如此一來,清軍便和錘匪相互攻擊。
如此切合實際的方案得到朝廷的欣賞,楊嗣昌提議先在畿輔、山東、河南、山西實行,然後推廣到其他地方。
陳新甲希望地方官府都能與山西巡撫許鼎臣學習,他在地方上練兵,就沒有用朝廷的糧餉。
而且時時刻刻都想着要殺回太原去,在與錘匪親臨的第一線,枕戈待旦,一時也不敢放鬆。
若地方上人人都如同許鼎臣一般,那大明各個地方皆可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