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趙武出山
趙武把李然與醫和一併請來,卻又並未直言有關虢地會盟的事,而是開門見山的詢問醫和「良臣將死,天不能佑」這八個字到底什麼意思。
他有點生氣,也有點委屈。
他這一生,可謂是兢兢業業,鞠躬盡瘁。他為國為民,已經奉獻了數十載,更是挽大廈之將傾,主持盟會讓晉國再次成為了天下的盟主,到如今也已經有八個年頭了。
晉國岌岌可危的霸主地位,是在他的手中得以延續。上天又憑什麼不庇佑於他?醫和又憑什麼咒他將死?
難不成他的功績,還不能得到世人的認可麼?
醫和聞言,知其怒意漸起,卻是依舊不急不慢,緩緩言道:
「在下所言,乃是自此之後的情況。」
「古云:『直不輔曲,明不歸闇,拱木而不生危,松柏不生埤。』意在:正直的不能輔以彎曲的,明亮的不會歸於昏暗,大樹不能生長在又高又險的地方,松柏也不會生長在低洼潮濕的地方。」
「如今趙中軍既不能諫諍君主貪戀女色,以致使他害了大病。卻還不能自己引退,而以首卿之位為榮,八年已經夠多的了,這如何還能夠長久呢?」
是啊,當國君是難,但是當臣子又何嘗不難呀。
明面上明明是國君做錯了事,卻不能怪罪君主,反而要怪罪當臣子的沒有及時勸諫。
即便你趙武以前是有着天大的功勞,只要你沒有規勸好國君,讓他成為一個昏君,那你便不是一個合格的臣子。
趙武聞聲,知道這個醫和,明面上是在勸諫自己。而實際上卻頗有刺探之嫌。
越是與這種人打交道,就越是要小心謹慎才行。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陽,這才是上位者最深的涵養。
因此,只見趙武卻也不動怒,反而是看着醫和繼續問道:
「哦?醫者能夠治人,難道還能治國嗎?」
醫和一聽,也知道趙武已有了戒備,也知趙武此人頗知深淺,於是便只是應和着答道:
「無論是身處何種的職業,都是遵從天理而行的。既然都是秉天理而行,又怎麼會與治國之道相違背呢?更何況是我們這些行醫的,上等的醫者當然能夠醫治國家,稍次一等的才是醫治病人。這些可本來都是醫者的職守呀!」
趙武聽罷,也無從反駁,但是他也聽得出來,這醫和顯然還是不想從「治國安邦」這個話題上挪開。
但是,老練如他,又豈會是輕易着了他的道?於是,他只又淡淡的問道:
「對了,先生此前在殿上所說的,招致寡君生疾的『蠱』,不知此物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又怎麼入的寡君體內的呢?」
既然已經知道醫和的來意,他自是不能繼續糾着這個問題繼續問下去。所以,就着醫和的「專業」問下去,才是正手。
醫和聞聲,也對趙武所想心知肚明,當即言道:
「哦?趙中軍既對此感興趣,那在下也自是不敢不答。要說這『蠱』,其實是從穀子裏飛出來的小蟲子。其實呢?萬物之中幾乎沒有不藏着蠱的。而這世上,也沒有比穀子更好的東西了。當谷氣興盛的時候,蠱就會隱藏起來,谷就不會成為蠱,人吃了就得益聰明。」
「所以我們身而為人,最喜食谷。而同樣的,作為君子,白天應該選擇有德的君子親近,就好像因吃穀子而聰明起來一樣。而到了夜晚,要與有德的女子一起休息並有所節制,這樣才能避免蠱惑。如今,晉侯的身邊,不分晝夜的親近女人,這就如同不享用穀物而去吃蠱蟲一樣。所以,自然就不會像吃谷的人那樣聰明了。」
這個比喻,又要比之前醫和在靈台宮所用的比喻更加生動形象。不過,說來說去,卻還是在「議政」。
眾人皆知,這醫和今天擺明是在這槓上了,就看伱趙武到底接不接這一茬。
而這一番話,饒是一旁的子產與李然聽聞,也不由暗暗點頭稱是。
趙武自然也是聽進去了,而且心中對醫和的來意也已是猜了八九不離十。心中不禁暗念:得,你這話裏有話的,看來是不吐不快。就讓你說說又何妨?
於是,趙
第145章 趙武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