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交流未能如願,蕭啟年心中雖然失望,卻也無可奈何。
他被安排在皇都的一處王府中休息,暫時脫離了朝堂的紛爭,但心中的憂慮卻未曾減少半分。
而在皇宮深處,楚贏正與他的皇叔楚萬應商討着對策。
楚萬應是一位經驗豐富、深謀遠慮的老者,對於國家大事總有着獨到的見解。
「陛下,」楚萬應緩緩開口,「如今楚國國力疲乏,確實難以繼續大力支援北元。但北元作為我們的藩屬國,關係又不可輕易斷裂。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
楚贏點頭,示意楚萬應繼續說下去。
「首先,」楚萬應提出,「我們可以適度減少物資支援,但增加一些技術上的幫助。比如,派遣一些工匠去北元,幫助他們改進武器和防具,這樣既能減輕我們的負擔,也能讓北元感受到我們的支持。」
楚贏聽後,微微頷首:「這個提議不錯,既能維繫關係,又不會過於損耗國力。」
楚萬應繼續說道:「其次,我們可以加強與北元的文化交流。通過互派學者、藝術家等形式,增進兩國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這樣不僅能鞏固雙方的關係,還能促進兩國文化的繁榮。」
「此外,」他補充道,「我們還可以鼓勵民間的商貿往來。通過貿易,讓兩國的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樣既能增強北元的經濟實力,也能為楚國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
楚贏聽後大為贊同:「皇叔所言極是。這些措施既能維繫我們與北元的關係,又不會給楚國帶來過重的負擔。」
楚萬應微微點頭,但是他看的出來,皇帝的興奮,有些輕浮。
稍加沉吟,楚萬應又問道:「陛下可是覺得,這一次北元皇帝的到來,是在他向朝廷,表達自己的態度嗎?」
楚贏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畢竟如果蕭啟年,真的只是慌措的話,也就沒必要親自跑一趟了。
要知道,在當下的聯軍當中楚國第一,北元排名第二,他們遠比大月氏要強很多。
而且北元本身的物產,也算豐富,所以既便失去了楚國的支持,他們也絕不至於淪落入難以為繼之地,那也就更沒必要,讓他一個皇帝,親自跑一趟了,怎麼看這件事都有些不同尋常。
楚萬應嗯了一聲,輕輕的抿了一口茶:「實話實說,老臣所慮,與陛下相同,那麼這件事就還需要仔細觀察再好,不管北元皇帝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只要撐得住,拖得下去,他早晚會把自己的心事道明。」
「皇叔,您說得一點都不錯。」
這一刻,楚贏的目光,分明帶着幾分陰沉和戲謔,然而這一切在楚萬應眼中,卻是另有一番光彩。
身為帝王者,豈能被他人所讀?
兩人又商討了一些細節後,楚贏決定擇日與蕭啟年再次會面,將這些提議告知他。
而蕭啟年在王府中休息了幾日後,也懷揣着希望,等待着與楚贏的再次交流。
轉日,蕭啟年再次被召到皇宮,心中既期待又緊張。
他深知這次會面,對於北元的未來至關重要,因此他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希望能夠說服楚贏恢復對北元將士的後勤支援。
在御書房中,楚贏熱情地接待了蕭啟年。
寒暄過後,楚贏便直截了當地將楚萬應的方案告知了蕭啟年。
蕭啟年聽完楚贏的闡述,臉上露出了感激之情:「陛下,貴國的方案考慮得非常周到,我代表北元感謝您的大度和智慧。」
然而,他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但是,陛下,前線的北元將士仍然急需後勤支援。他們正在為了共同的目標而浴血奮戰,我們不能讓他們因為缺乏物資,而白白犧牲啊。」
楚贏聽後,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說道:「蕭皇,我理解你的擔憂。但楚國目前的國力確實有限,我們需要權衡各方面的利益。」
蕭啟年急切地說道:「陛下,我知道楚國的難處。但請陛下看在北元將士浴血奮戰的份上,再考慮一下。他們真的非常需要這些支援。」
楚贏看着蕭啟年焦急的神情,心中也不禁有些動容。
但他作為一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