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從全國招收人才,其實也就是長安千里之遙的面積,城鎮鄉村的讀書人,乾的的交通那樣不便利,千里之遙就來之不易,古代的鄉村人讀書的很少,多少個村子都不見得有一個,北方人求取功名很難,稍有一點條件的望子成龍讀書想做官,歷代的北方人的文采都沒有南方人的厲害,四大才子什麼的都出在南方。
沒聽說過北方有才子輩出,南方的讀書人也多,北方的讀書人很少,所以帶了明朝朱元璋的錄取就是南北兩個政策。
北方的分數線要比南方的低了一大截北方人做官的太少,就用這種方法平衡南北在餐廳的權勢,朱元璋是個好皇帝,治國的策略他是有絕招。
所以北方招有才學的很難,到最後半年多才招了一百人。
北方的學子也不是吃素的,文采也不錯,文科他們是不用學,專攻理科就容易得多,這個學習班也不是考清華北大,只是培養技術人才,這些學子還都聰明,學得當然是快。
攻下小學的算術,就是初中的數學物理好,這一批人才青青不想讓他們學化學,這是急需的人才,快速培養。
專攻這兩科還容易得多,要是和初中生一樣那麼多科目,就是耗時間了。
就這兩門的課程,青青是計劃半年,半年一晃就過,就到了高中的科目,高中還是專攻這兩科,其他的雜科一樣不要。
苗苗的十六歲的生日到了,冬日的生日,立冬過後,就開始操持苗苗和郭子儀的大婚,李繼沒有賜公主府,而是賜給了郭子儀一處府邸,讓郭子儀迎娶公主,公主下嫁平民的美談傳遍了朝野。郭子儀是一步登天,做了個硬氣的駙馬。
公主大婚的熱鬧勁是別人不能比的,李繼雖然對苗苗的阿娘很氣恨,對苗苗也沒有生出嫌棄之感。苗苗和青青的感情是深厚的,她也不知道自己還有那樣一個阿娘,孩子是無辜的,青青喜歡的,李繼就全喜歡。
給苗苗的陪嫁十分的豐厚,皇城的街道都被抬嫁妝的擁滿,不想看熱鬧的擠滿了街道,都知道皇后娘娘的財富可敵國,給公主這些嫁妝也不稀奇。
鼓樂喧天的大街上,送親的隊伍一大長溜。皇上和皇后都駕臨駙馬府,李繼不給苗苗公主府,也是避免二人分居,苗苗是個綿脾氣,郭子儀是個知禮溫善的。倆人站一起相處自是感情融洽。
李繼要廢掉公主駙馬分居的老制,公主驕縱養面首的絕對杜絕,歷朝歷代的駙馬都是苦差事,不許納妾,不許嫖娼,老實巴交的等公主來了興致召見那麼一回,公主卻在府里養面首胡為。哪個駙馬不是戴綠帽子的,不像世人以為的做駙馬是無窮的富貴與榮光,李繼一定要改變那些陋習,給大唐的皇室恢復一點臉面。
郭子儀沒有想到皇上會對他這樣好,和苗苗的婚事他也是有擔憂的,做駙馬的人不少。世人不知道駙馬的苦,郭子儀是看苗苗溫厚善良,皇后娘娘仁德正義,皇上也是個不催的人,對這門婚事很上心。要是皇后皇上苗苗都換了人,別看郭子儀身無長物,也會被嚇得逃走。
這是美滿婚姻一樁,郭子儀滿意,苗苗滿意,李繼一家人對郭子儀都滿意。
皆大歡喜的婚禮,盛大的喜宴,看到皇上這樣處理公主與駙馬的關係,朝臣都是服的了不得,娘娘大義懂禮,公主溫柔善良,皇帝處事公平,與這樣的皇家接親只有利無害。
九歲的阿春已經被多家惦記了,阿春長得比苗苗漂亮許多繼承了父母的優點,本來父母就都是優點,還能長出醜孩子?
青青雖然喜歡苗苗,可是這個小女兒她更喜歡,阿春嘴巧活潑性子溫婉而不呆板,活脫脫一個青青的翻版,李繼對阿春更是愛如珍寶,可是他面色卻不顯露,怕把阿春慣成太平那樣的胡鬧者,青青對阿春從不嬌慣,孩子雖然不需要管,她還是時常教導,不把孩子扔給宮裏的嬤嬤宮人就不瞅不問。
阿春不但和父母親,還很知禮通情,朝臣哪有不風聞的,所以阿春的婚姻的範疇是很廣的,可以好好挑一挑。青青更為小女兒的婚姻看好。
阿原也九歲,被封了蜀王,西蜀富庶,離長安不算遠,青青是不愁見兒子的,她有空間依仗,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阿原是個聰明忠厚的,李繼總教他為臣之道,阿原沒有野心,一心在鑽研經商之道,與苗苗倆總是嘀
第247章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