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工業之動力帝國 > 第57章 賭或是不賭

第57章 賭或是不賭

    蘇良宇聽梁遠說完咧着嘴苦笑了一下,說道:「那事可是說來話長,曲折無比,眼下有件更重要的事情得你自己做決定。」

    共和國的電子工業,起源於1952年民主德國援建的北平718電子廠,即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屬於「一五計劃」中156項國家骨幹重點工程。

    718工程由當年的民主德國副總理帶隊,集整個民主德國電子工業之力,為初生的共和國構建起整個現代電子工業的骨架,可以說在改革開放之前,共和國所生產的每個電子元件都是百分百的東德血統。

    718工程投產不久,共和國和以蘇聯為首華約集團的關係全面破裂,援華的東德專家也隨着蘇聯專家撤回國內,面對着東方不亮西方也不亮的國際局面,被逼無奈的共和國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

    隨着718工程在國內落地生根,經過技術消化之後,國家規劃出三個較大的電子產業集群,北方以北平、津門、盛京三市為主,南方以國內最大的經濟城市吳淞為核心,還一個位於三線貴_州的崇山峻岭深處。

    步入八十年代初期,改開的共和國戰略勢態好轉,科技界恢復同西方國家的交流後眼界大開,面對嚴重落後的現實,286適時提出:「沒有科學現代化,就沒有工業、農業和國防的現代化」的指導思想。

    為了落實286的戰略指示,中央組建了以副總理為組長的「電子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導小組。」計劃在六五期間對共和國的電子工業進行技術改造,現在為南湖科技園代工晶片的華晶廠,就是六五計劃成果的一部分。

    公平的說,共和國六五期間對電子工業的技術升級還是頗有成效,最起碼把晶片製程從10微米縮短至六微米,獨立設計出了相當於8086水平的晶片,部分掌握了五微米級別的製程技術。

    面對六五期間的一系列成果,共和國雄心勃勃的提出,在七五(86年——90年)期間電子工業要普及推廣6微米技術,開發3微米技術,進行1微米技術的預研科技攻關。


    從未來的展望上來說,共和國為電子工業描繪的前景非常美妙,美國也只是在八八年才開始使用成熟的1微米製程技術,此時國內和國際主流電子工業的差距,遠非後世那種以天文單位來描述的距離。

    在八十年代,集成電路產業有個顯著的特點,微處理器的研發和處理器製程工藝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之間關聯緊密,像ibm,英特爾本身都有着及其強大的製程設備研發能力,遠非後世台積電那種it民工所能比較的。

    集成電路產業的趨勢就是晶圓尺寸越做越大,製程工藝的數字越來越小,研發費用的投資也越來越高,從十微米到六微米投資級別以數千萬美元計算,從五微米到一微米投資級別卻是以數億美元來計算,在未來的納米時代,製程工藝的投資更可怕的上漲至百億美元規模。

    共和國在制定七五計劃時完全沒有考慮到,集成電路行業是以什麼樣的超高速來發展的,對集成電路行業幾何級別增長的研發資金更是毫無概念。

    因此對於真正執行七五計劃的電子工業企業來說,情況確是大大的不妙了,憑着目前國內電子工業企業,每年最多幾十萬元的科研投資,想完成國家七五計劃的規劃目標無異於做夢。

    申請追加研發資金更是沒有希望,別說在八十年代,就算是進入了新世紀,國家也不可能拿出數十個億的資金,僅對處理器的製程技術進行研發的。

    在七五期間,國家進一步明確了集成電路要「建立南北兩個基地和一個點」的發展戰略,其中盛京就是北方基地的重點規劃城市。

    不過,在新世紀提出振興老工業基地之前,盛京市根本不是共和國關注的重點,國家在文件上表達了對盛京電子工業產業非常重視的意圖之後,就沒了別的動作,真正的科研費用才撥過來不到百萬,相對於真正的資金需求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蘇良宇組建的南湖科技園,就是在盛京電子企業極度缺錢的背景下成立的。

    從南湖科技園正式運行的第一天起,蘇良宇就開始了下一代微處理器的設計工作。

    雖說梁遠給蘇良宇的經費是國內其他集成電路生產廠和研究所望塵莫及的,不過相對於龐大的花銷來說還是十分的緊



  
滿樓紅袖招推薦:  
隨機推薦:  驚天劍帝  生生不滅  天降鬼才  網遊之九轉輪迴  道界天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工業之動力帝國"
360搜"工業之動力帝國"
語言選擇